内容提要:《于仲文九岁断牛》,于仲文是南北朝(距今约一千五百年前)人,九岁时,就能根据牛的生活习性来断案。(共34页)
(1) 南北朝时候,有个小孩叫于仲文。七岁时他就会放牛、拾柴草。
(2) 九岁的于仲文,已经有了两年的放牛经验。瞧!他喂的牛只只滚瓜溜圆。
(3) 他们在干吗?难道吵架了吗?
(4) 这头牛是我家的!(这头牛是我家的!)
(5) 原来这两家,一家姓任,一家姓杜,两家都一口咬定,自己的牛群里跑失了一头牛,那头牛是他们的。
(6) 他们争得面红耳赤,几乎动起武来。
(7) 好!找里正就找里正。(好!别吵啦!还是找里正(村长)公断吧!)
(8) 我也去看看。看里正怎么断案。
(9) 你们走失的牛有什么特别标记?
(10) 我的牛头顶上也有一个“旋”!(我家牛头顶上有一个“旋”!)
(11) 不行,你们两家都说的一样,这不足为凭。还有什么标记?想想看!
(12) 姓任的急了,悄悄向里正耳边说了一个标记。
(13) 里正看看牛耳朵,果然如姓任的所说边缘上有一小块月牙形缺口。
(14) 哪里想到姓杜的这时也向里正举出这个标记,还义正词严的哩!
(15) 这可怎么好!里正没了办法。
(16) 这容易,我倒有个办法!
(17) 小孩子懂得什么?(里正伯伯,我来断一断这头牛是谁家的,好吗?)
(18) 没想到里正被任、杜二家吵得心烦意乱,竟同意让于仲文来断案。
(19) 现在这样,你们两家赶快把自己的牛赶到这里来。任家的牛赶到左边,杜家的牛赶到右边。
(20)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呀?大伙儿奇怪死啦。
(21) 不行,不行,两家的牛要拉开距离。一家在东边,一家在西边。
(22) 小仲文又玩什么花招呀?大伙儿更惊奇了。
(23) 嗬!瞧他把那头走失的牛牵得远远的,这又干啥?
(24) 咳!打那头牛干吗?难道要它招认什么吗?
(25) 牛认旧群。瞧,那头牛是任家的,不是杜家的。
(26) 不对,不对,牛是我家的呀!(你不相信?那再试一次。)
(27) 这回呀,于仲文把牛牵得更远了。
(28) 。。。。。。
(29) 牛又逃了,它又跑到任家牛群里去了。看热闹人全都明白了。原来牛有认旧群的习性呀!
(30) 错不了,这是任家的牛!(错不了!这牛肯定是任家的。)
(31) 你还有什么说的吗?
(32) 凡是放过牛的人,都知道牛认旧群的习性,可我就没想出这个办法。(是啊,是啊,这么容易的法子当时我也没想到,简直急死人了。)
(33) 人们都称赞小仲文聪明。
(34) 于仲文呢,被大伙儿说得怪难为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