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生的遗憾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亲爱的家长,你还在培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吗?曾经,一个5岁的男孩从幼儿园回家后,发现爷爷病逝了。奶奶和家里的很多亲戚都让孩子去跟爷爷说最后的再见,男孩退缩着不肯向前,无论周围人怎么劝说,孩子一直向后退,哭着说“不要不要。”
男孩的妈妈说:“当时我也很纠结,按照我以往的行为习惯,我一定会顺着大家逼迫儿子去和爷爷道别,但是这一次我选择了站在儿子一边。因为到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待儿子平静下来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去跟爷爷说再见,爷爷平时那么爱你,那么宠你?”孩子说:“躺在那儿的爷爷和我平时看到的爷爷不一样,我感到很害怕,他看上去很奇怪,脸色很白,他不是我的爷爷,我害怕。”
孩子最终同意了,第二天,孩子和爷爷的遗体道了别。
我听到这个故事,感到非常心痛,我们如此不了解孩子,在当时的场景下,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和需求出发,要求、评判和指责孩子,没有人静下来想想看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亲爱的妈妈们,每个孩子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和理由,也许你不理解,也许你感到非常生气,也许你不认同,但孩子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站在孩子这一边,不是纵容孩子,也不是鼓励孩子犯错,而是停下来,给孩子一个机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理由,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从行为背后,去了解产生的想法和动机,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建立可以真心交流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地引导他,帮助他。
请记住,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我们做得多好,孩子多乖,多听话,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他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独立应对生命中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情。
你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的面子
也许很多家长不太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孩子很少是为了孩子,都是为了自己。近80%的家长以爱孩子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发泄不满和满足自己的期待与需求,也为了让自己在同事面前有面子,为了不让自己在家长会上丢脸,为了在同学会上可以吹嘘,为了完成自己当年未实现的梦想,为了自己的人生少留遗憾……所以极力把孩子变成一个可以展示的产品,或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实现梦想的渠道和工具,始终没有把孩子当作真正的主体和独立的个体,没有考虑到孩子内在的需求和心声。
你需要认真地反思一下,你期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发展,是不是只是为了你的面子而已,你是否真的思索过,你到底要孩子为你眼中的成功而努力,还是让孩子呈现他本来的素质和天分,是一只鹰就让他飞上天空,是一朵玫瑰就让他尽情绽放,成为最好的自己。
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不如抱抱孩子好好睡一觉
孩子的不自信都源于父母的比较,也许爸爸妈妈们有口无心,但这些话语像魔咒一样在他们的生命里如影随形。
小雪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忙于事业,把她放在了爷爷家。爷爷家有一个小她,6个月的表弟,表弟长相堪称完美,大大的眼睛,深深的双眼皮,浓浓的睫毛,高高的鼻子,圆圆的脸;再看看角落里的小雪,眼睛小小的,脸蛋瘦瘦的,刚生下来时奶奶说:“这孩子太瘦了,怎么感觉脸上的皱纹比我的还多?”表弟不但长得可爱还聪明嘴甜,得宠自是必然,从她记事起,听见爷爷对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看看你弟弟,再看看你,怎么差距这么大?唉!”边说边摇头叹气,爷爷是当地很出色的专家,在他的眼中,只有弟弟才是人才,而她这个孙女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为什么“榜样”在自己身上激起的是愤怒,而不是动力?
美国著名心灵导师 Deepak Chopra(迪帕克·乔普拉)说过:“我们今天现在的样子不是我们刚出生时婴儿的样子,而是被大人放在一个错误的容器里挤出来的变形样子。”我们来到人世间犹如一次因公出差,千万不能忘了完成这次出差的主要任务是找回自己最初的钻石般的样子!
花开有时,请尊重孩子本来的进程和样子
生命犹如在不同季节开放的鲜花,有的开在初春有的开在盛夏,有的开在秋天还有的开在严冬,正是因为在不同的季节盛开,使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富。
每个生命都有他独特的纹理和属于他的旅程。
不是少年得志者就真的会得福,也不是上了名校,找了好工作的人就一定快乐。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节奏。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不管命运怎样坎坷,不管上了什么学校,做了什么工作,都能安然应对,不离不弃,能够放下过去、享受当下、不忧未来的能力。
没有哪一个生命比另一个生命更值得称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唯一,他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他,不比任何人少什么。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完完全全接纳孩子拥有的一切,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不管他在什么季节开放,我们都欣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