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加强基层教研建设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2008-08-05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加强基层教研建设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加强基层教研建设 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胶南市学前办   张振梅   庄晓青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学前教育教研工作,在改革的大潮下,以贯彻落实两级《纲要》为核心,以基层教研工作为重点,以课程研究为切入点,以提高教研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为根本,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如何将教师正确的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教育行为,加强基层教研工作的建设,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教师全员提高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幼教改革,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组建一支队伍,打牢乡镇教研工作的根基。

众所周知,教研实践锻炼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一支素质优良的教研队伍会推动教研教改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此,我们坚持“一手抓教研、一手抓队伍”,促进两方面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是重视各类型骨干的培养。几年来,我们一直推崇“名园出名师、名师促名园”的队伍管理理念,对于骨干教师,坚持“三有”原则:即有耐心去发现、有措施去激发、有信心去等待她们的点滴进步。我们通过“创造条件—发现典型—提供机会—跟踪培养—亮相展示”等手段,采取“推”、“聊”、“导”、“放”、“激”五步法策略,使一批教研骨干应运而生。“推”:推陈出新、推波助澜、推选名师;其中有擅长抓管理、教研的园长骨干,有注重抓指导、研究的辅导员、业务园长骨干,也有教育教学一线教师骨干。她们当中有老教师,也有新教师,有城镇的、有乡镇的,也有村办园和混合班的,“聊”: 即多角度面对面交流。聊以质疑、聊以解困、聊则生智”,在“聊”的过程中,彼此受到影响、启发,更加明确了研究的目标,理清了研究的思路。“导”:适时引导、疑点疏导、指导提升。对于研究中一些模糊的、拿不准的尝试帮助“定一定”,对于一些零散的、琐碎的火花帮助“理一理”,对于一些朴素的、实在的做法帮助“提一提”。为她们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这些教研骨干的成长情况,为不同类型的骨干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适时指导。 “放”:即大胆放手,营造骨干教师充分创造的空间。她们有的在一日活动中崭露头角,有的在教育活动组织中表现不俗,有的在游戏组织中独具特色。 “激”:激趣研究、激励提升。“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把为骨干搭建的“竞争平台”做为激浪的石子。如:每学期举行公开课展示、送教下乡

活动,每年举办一期骨干教师多媒体培训班、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等。虽然,这些骨干在名气及成果上,同其他市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相信:这些“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一定会成长为“别样红的映日荷花”,在我市的教育教研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重视基层教研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在培养骨干的同时,如何用人所长,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惟有教师的共同参与,才可能出现真正的多样化探求,使园本课程真正契合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才可能使园本课程开发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创新。

以讲促学。“讲”意味着倾听、思索、表达、沟通、参与、分享,是思想共振、情绪互染、心灵相契、意义共有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研活动中,应更多地为每位教师创造 “讲”的机会,尊重教师“讲”的权利,培植教师“讲”的勇气,锻炼教师“讲”的智慧。以前在理论学习中,教师普遍有“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困惑,导致学习流于形式,如何让学习变为教师的一种自我需要、一种自我行为?我们以园为单位采取了“对问题、查资料、搞宣讲”的学习新策略,由园长根据本园研究的主题,提出问题,每位教师则依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并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学习整理、回顾、筛选,转换成自己的东西,通过集中宣讲,传递给其他教师,其他成员则对该教师整理的内容及宣讲的情况进行评定,选出优秀教师参加片间宣讲。以教研协作片为单位,每月将乡镇或城区幼儿园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通过书面材料、口头演讲等形式进行集中或协作片轮流交叉发布,达到全市分享的目的。这种新颖的学习方法使教师们深深感受到“我要学”比“要我学”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珍贵。

以思促行。学会反思是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核心,只有勤于思考,

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有主见、会创造的人。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使很多教师几乎形成了完全一样的幼儿教育模式,使教师习惯于模仿而不善于创新。因此,要求教师在活动中,从自身水平、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参与的程度、在活动中的收获与困惑等方面,及时抓住时机,捕捉各种诱因,不断质疑,以疑促思、以思解惑、以思促行。如: “你组织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活动的目的达到了吗?”“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表现?” “如何对课程进行延伸,拓展以发展幼儿的个性?”等一系列问题,帮助教师们在内容选择的适宜性、目标确立的科学性、活动中重点的把握、孩子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方面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在不断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整合课程开发的能力。

 以活动促提高。我们从活动开展的丰富性、针对性、实效性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保教质量及教师专业化水平。如印发学习材料(如《幼儿园教育纲要》知识提纲、课程方案的编制原则、参与式培训模式举例等)、举办讲座(如“教材分析备课会”、、“幼儿园课程改革”、“幼儿园游戏与活动区”等)、开展比赛(如“优秀教育活动评比”、“一日活动设计组织比赛”、“《幼儿园教育纲要》知

识大赛”、教育资料展评、教师全员教学竞赛等)、组织观摩评析(如“一日活动观摩评析”、“良好教育环境观摩评析”、研究课观摩等),展开研讨(围绕“新生入园”“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一日活动”“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等每年侧重一项内容召开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广大保教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是教师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高超的教育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技艺,对我市教研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一种机制,激发乡镇教研工作的活力。

以前乡镇教研活动有几种弊端:一是“缺乏重点”、二是“依葫芦画瓢,重形式”;三是“走马观花,急求成”;对研究的问题浅尝辄止,令教师们无所适从,缺乏反思和提炼,导致了教研能力与水平的低下,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研活动才是教师乐于参与的呢?对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我对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参与乡镇幼儿园教研活动,同园长、辅导员、一线教师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如:你愿意参加教研活动吗?在教研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想通过教研活动,获得什么提高?对教师们反馈的信息做了如下归纳:

1、教师们一致提出:理想中的教研

活动应具有激发力。

2、能够真正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教研活动。

3、操作性强、充满乐趣,具有挑战性的教研活动。

4、开放式的教研活动(包括环境的开放、人际关系的开放)。只有当我们的教研活动充满激发力时,教师们才会自发地表现出主动积极性和责任感。

因此,只有依据教研研究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要而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紧紧围绕课程中的问题开展研究,改革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调动全体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教研活动的效能

1、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在培养目标上,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现状有重点、有计划地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如:对参加工作三年以下的新教师,特别加强了“新《纲要》指导下的保育工作”、“家长工作的有效性”等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提供外出学习、请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自己上展示活动等机会促使她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幼儿园工作;针对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中间层次教师,我们提出了提高实施教科研能力的目标,通过专门的教科研知识培训等措施,帮助她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提高保教工作质量。

在活动形式上,对于低水平的教师,教研片多是以“学习”、“观摩”等形式为主;对于高水平的教师,多采取“交流”、“评选”等形式,促使教师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二是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采取不同的研究形式。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多以“学习”、“答疑”、“案例剖析”等形式;在研究的一般阶段,多以“讨论”、“评析”、“观摩”等形式;在研究的高级阶段,多以“交流”、“展示”、“评选”等形式。

2、辐射带动,互促发展。在确立本乡镇教研主攻方向的前提下,让教师们“多看”、“多碰撞”、“多展示”: “多看”即组织教学观摩活动(研究课展示、活动区观摩、环境创设展示),让教师们互相观摩,使其在看中充分感受、在看中发现规律;“多碰撞”:即经常组织教师开展说课评课、参与式研讨、交流对话等活动,使教师的思维产生碰撞,从而激发创造性教学的热情;“多展示”即为各幼儿园教师们搭建愿意表现自己教学成果的立体化的平台。让教师们通过各种表述、表达形式自愿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引导他们从整理教学故事、总结生成活动案例开始,从引导幼儿开展做做玩玩、为幼儿自制一件教玩具入手展示自己的“强项”,从而增强自信和才干。达到“双赢”的目的。

3、问题入手,特色发展。从教学实践中找问题,从教师的教学困惑中出问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会提问题。如在课程研究、编制、实施与评价过程中,作为课程开发者的教师应该时时要问“为什么”:课程目标是否适合本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过高还是过低;课程内容是否考虑到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否切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同时又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是否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自主探索,是否考虑到师幼互动;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并符合本园、本班的实际等等。并适时在教师们的疑问声中组织开展了课程方案的编制研讨活动、幼儿园课程改革展示观摩活动、幼儿园半日

活动开放等,让教师们真正感觉到问有所答、问有所获。并使问题不断深入、升华,凸显特色。

 4、全员参与,整体发展。乡镇协作片教研组是基层幼师学习、研究的主阵地,片级教研活动的蓬勃开展,能增强活动的丰富性、针对性、群众性。扩大了教师受益的比率,促进了教师的群体发展,优化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全市各片结合本片资源优势,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主线,分别确立了不同的研究内容,均经过学习—研究—实践—总结—推广几个阶段的巡回,开展了研究课展示、园本课程交流、幼儿良好环境创设的专题研究、教育资料评选、幼儿玩教具制作、幼儿生成活动等多项内容的研究,为加强各协作片之间的相互参与,我们根据各片学期初上报的教研活动安排,将各片的活动时间及内容全市统一印发,要求教研组长带领骨干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园长之窗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