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王海蕾:童心未泯

2012-12-08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王海蕾: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杨浦区本溪路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上海市托幼工作先进个人、上海市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杨浦区园丁奖、杨浦区优秀管理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记者眼里,与其说王海蕾将外表的热情与腼腆、温柔与干练,和内心的丰富与细腻、单纯与透明很好地糅和在一起,不如说她更像一个大小孩,学会了成人世界的一切规则,却始终没有丢失一颗童心。而一个童心未泯的人显然是最适合做“孩子王”的。

  “假小子”的梦想

  如果你请王海蕾介绍自己的个性特征,她一定会蹦出三个字——“假小子”。从小她就是哥哥的“小尾巴”,打得一手好弹子,但却不会女孩的强项——跳橡皮筋。干脆爽气的脾气,连母亲都嗔怪她“一点都没有女孩的样子”。上小学后,又因为上课爱做小动作、说悄悄话被老师批评。

  可有趣的是,调皮的“假小子”王海蕾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想做一名教师,因为身为中学教师的母亲总是说:“能和孩子在一起是幸福的,所以做老师是最幸福的。”母亲是王海蕾的第一个“偶像”,母亲的话在她心里犹如埋下一颗饱含梦想的种子。

  也许正因为有着曾经调皮捣蛋的过去,所以,当王海蕾梦想成真,当上了“孩子王”以后,就特别能理解调皮的孩子。王海蕾在打虎山路幼儿园当教师时,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特别淘气的“闯祸王”。但王海蕾总是很有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十分关注和宽容孩子的表现,而背地里,则把这个孩子的很多行为特征记录下来,分析和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整理成文,对孩子进行“案例分析”。 最后,“闯祸王”把王海蕾当成最铁的朋友,王海蕾也从孩子的进步中体会到了教师的幸福。而更让王海蕾欣慰的是,她当时的“案例分析”不仅让自己有了当好幼儿教师的自信,也让身边的同事理解了这个孩子,更让孩子的家长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孩子。

  “小豆豆”的缘分

  中学时代,王海蕾偶然从同学那儿借来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她被故事深深吸引,当晚就把整本书一口气读完了。她从黑柳彻子笔下那个淘气、可爱的“小豆豆”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更被小林校长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那一晚,她把自己的梦想定位于当一名幼儿教师,这样,就可以永远像小林校长一样,和孩子们一起去闻闻“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了。

  于是,中考的时候,数理化成绩突出的王海蕾毅然报考了上海市幼儿师范学校。但是,当王海蕾以高分被录取后,却要面对她从没想到过的事情——向来与唱唱跳跳绝缘的“假小子”要学会“琴棋书画”。回想这段经历,王海蕾直呼:“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最终,是母亲的鼓励和“小豆豆”的召唤让她咬牙坚持了下去。

  如愿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后,用王海蕾的话说,她和“小豆豆”的缘分远未结束。多年后,王海蕾由新跃幼儿园园长调往本溪路幼儿园任园长,她又得到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任新跃幼儿园园长是王海蕾第一次走上园长岗位,管理经验不足的她有点急于求成,一下子布置了大量工作给教师,教师对此有些意见。一位颇为大胆的教师在她的办公室里贴了张便签,上面写着“I have not the third hand.”(我没有第三只手)。这张纸条给了王海蕾很大触动,让她开始思索园长管理的真谛。几年后,当王海蕾离开新跃幼儿园时,当年那位写字条的教师送给了她这本书作为礼物。对王海蕾来说,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既凝聚着自己和教师的情谊,更是教师对自己教育理念和管理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这天晚上,王海蕾又像学生时代一样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然而此时的她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园长,她感到自己正和小林校长站在一起,带着孩子们闻“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她发现她更理解“小豆豆”这样的孩子,也更能体会小林校长的良苦用心。

  在本溪路幼儿园的“好书我推荐”活动中,每位教师都收到了王海蕾园长的礼物——《窗边的小豆豆》。她希望不仅是自己,还有本溪的每位教师,也能和“小豆豆”结缘,更能像小林校长那样理解童心,呵护童真。

  “小妹妹”的智慧

  1986年从幼师毕业当教师;1987年进修大专学历;1992年获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993年任学区团总支书记;1996年开始任园长;1999年从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2年调任示范幼儿园园长;2006年成为上海市名校长培养基地学员,王海蕾说,她的人生之路一直走得很顺当。因此,无论是学历进修,还是担任园长,她都是这些群体中年龄最小的“小妹妹”。但记者相信,在所谓“幸运”的背后,王海蕾绝不会吝啬她的努力和付出。

  在担任新跃幼儿园园长的第一天,王海蕾就收到了一位教师的辞职信。新跃幼儿园是一所一级园,还是课改实验基地,但由于地处老城区,园舍环境很糟糕,三年时间里有四位教师先后跳槽。怎样留住教师,成为王海蕾上任面对的主要问题。王海蕾由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悟到,园长首先要为教师提供专业提高的目标和保障,要让教师看到工作的意义和成功的希望,于是,她“舍得在教师培训上花钱”。新跃幼儿园尝试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实践后,王海蕾了解到国家级科研课题“第二语言浸入式研究”的实验将进入上海,但参与这项极有价值的实验需要投资三万元。这笔资金对一所普通幼儿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资。是否加入,教师们议论纷纷。王海蕾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最后力排众议,果断决策。她说:“幼儿园要发展,关键是教师。为了防止教师跳槽而不培训教师,那是‘因噎废食’,是下下之策。”后来的事实证明,参与这一课题研究,给新跃幼儿园的发展带来了很大转机。新跃幼儿园的规模从6个班扩大到12个班,教工队伍总数由23人上升到49人,新跃不仅留住了教师,更吸引了教师。

  正当新课程改革在全市幼儿园全面推进之际,王海蕾调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本溪路幼儿园任园长。到园第一天,王海蕾看到周工作计划板上写着:“周三,900,应彩云对外省市公开活动”。这天,当她走进礼堂后竟惊讶地发现,全园的空班教师竟一个不拉地坐满了两排小椅子。观摩活动结束后,办公室、饭厅里,教师们三五成群地议论和评价着刚才的教学活动。示范园果然名不虚传!王海蕾对本溪教师的专业和钻研精神深深敬佩,但同时又陷入思考:如何发挥特级教师应彩云的“优质资源”,利用课改契机,缩短课改初始阶段教师的“不适应期”,以此让全园教师的专业水准更上一层楼呢?王海蕾提出了“一课三研”的设想,即先请青年教师上“靶子课”,发现教研的核心问题;再请特级教师上“示范课”,分享有效经验;最后由各位教师上“实践课”,体验行为变化后的成功喜悦。这一设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并很快成为本溪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特色。接着,王海蕾又提出“差异就是资源”,希望进一步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业优势,倡导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于是,从“一课三研”到“人人为师”,本溪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优势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和拓展,为示范性幼儿园示范辐射功能的发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后记:

  对王海蕾了解愈深,愈觉得她身上有一股孩子般的率真。

  在幼儿园里,王海蕾很喜欢用“昵称”称呼她的同事:满满、梅梅、小燕子……叫得人心里暖暖的。王海蕾说她也不想大权独揽,而更注重发挥团队力量。她如数家珍地介绍:“党支书是幼儿园的‘管家’,三位副园长分别是‘外交官’‘活动设计师’和‘科研一把手’……”

  和王海蕾相处,记者感到很自然、轻松和愉快。可以想象,王海蕾在教师的心目中也一定是这样,而一个有着这样心态的教师和孩子们相处、与家长们相谈,周围的气氛也一定是轻松、自然和欢快的。多好啊!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园长之窗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