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把握契机 混龄幼儿 共同活动 促进 发展
文章摘要
我园是一所寄宿制的幼儿园,为了给年龄小,人数少的托班幼儿创设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我们将托班幼儿的早晚生活活动安排在了中班。我们把握住混龄幼儿共同活动的契机,在异龄互动中促进幼儿克服了自己的任性、自私和缺乏责任心的弱点,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宽容他人的意识,促进幼儿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会同情、理解别人。通过不同年龄伙伴的交往和相互接触,幼儿克服了“自我中心”的意识,学会了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学会了关心、分享、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和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对于我国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不良的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 让混龄幼儿在共同活动中相互接纳
幼儿生活在自己班级集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已把班级当成了一个整体,班级以外的人员、物品都不是“我们的”。托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人数少,为了能使托班孩子能有个温馨的生活环境,托班幼儿的早晚生活活动被安排在和中班的幼儿一起进行。虽然我们已经对中班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但是当幼儿面对入班一起活动的小龄幼儿,中班的幼儿和托班的幼儿都产生了不适应的情绪,“别动,这是我们的玩具”、“哎呀,你怎么拖椅子呀”、“老师,他们撕坏了我们的画画”……中班幼儿的叫嚷声和告状声此起彼伏,面对哥哥姐姐不满的大叫声,弟弟妹妹们更增加了惊恐感,有的还放声大哭,“姐姐骂我……”、“哥哥不给我……”、“我要回班……”。
1、让中班的孩子理解弟弟妹妹
两个班、两个年龄段,以往相互间仅限于户外活动相遇时短暂的交往,熟悉了解的程度低、相互间不容易接纳,加上托班幼儿和中班幼儿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不同,而产生相互的不适应。
对中班幼儿的“弟弟妹妹太小了,他们什么也不懂,到处乱动,还弄坏了我们的东西”……等等想法,中班幼儿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大家一起讨论:“我小时侯和弟弟妹妹一样吗?”、“我是怎样长大的?”、“我们怎样帮助弟弟妹妹?”……我们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请爸爸妈妈讲自己小时侯的趣事;自己小时侯做错了事,老师和爸爸妈妈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这些活动使幼儿了解到自己小时侯也和托班的弟弟妹妹一样,什么也不知道,是在大家的帮助下长大的。因此现在自己也要帮助弟弟妹妹,让弟弟妹妹知道椅子要轻轻搬、玩具玩过了要放回去、要爱护我们的画画和图书等等。
2、让中班幼儿体验当哥哥姐姐的快乐
幼儿都有接纳和被接纳的需要,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幼儿总是有一种做哥哥姐姐的愿望。我们鼓励中班的幼儿主动和托班的幼儿接触,看谁是弟弟妹妹喜欢的哥哥姐姐,引起关心帮助弟弟妹妹的积极性。我们有意识地将大孩子和小孩子吃饭和睡觉安排在一起。早晨起床,鼓励哥哥姐姐帮弟弟妹妹穿鞋子、叠被子;盥洗时,提醒哥哥姐姐别碰着弟弟妹妹;早餐时鼓励哥哥姐姐帮弟弟妹妹剥鸡蛋;渐渐地弟弟妹妹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减少了,我们又引导得到了帮助的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说声“谢谢哥哥(姐姐)”。哥哥姐姐们帮助弟弟妹妹的积极性提高了,弟弟妹妹们感受到了哥哥姐姐的帮助和关心,对哥哥姐姐也亲近了许多。蒙蒙吃完饭对佳佳说:“我来喂你好吗?”;在户外活动时,榛榛发现小桃子的球滚到了草丛里,榛榛对小桃子说:“没事,哥哥帮你拿。”;在大型玩具区王宇一边扶着成成过独木桥边说:“别怕,姐姐扶着你走。”;在餐后散步时,源源主动拉着一笑的手说:“我们一起走”……
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两个班不同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大家一起生活、一起游戏、有了矛盾也积极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再大喊大叫,报告老师了。
二、在共同活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的发展
1、在互动中促进中班幼儿生活能力的发展
寄宿制幼儿园的早间、晚间生活活动时间较为充裕。从晚上睡觉到早晨起床,不同年龄的幼儿彼此之间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一起,这种家庭式的成长环境,非常有利于幼儿在集体的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促进。在这个环境中,幼儿既有同龄伙伴,又有异龄伙伴。幼儿是好模仿的,而模仿的最好对象是幼儿的伙伴,这种作用常常是成人代替不了的。运用“幼儿教育幼儿”的原则,发挥混龄优势,促进中班幼儿的发展,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弟弟妹妹做榜样,促进中班幼儿自觉执行常规
幼儿喜欢比自己大二、三岁的同伴教导并模仿学习他们,那些能得到老师夸奖者,更善于帮助别人。中班幼儿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始萌芽,而且也是坚持性行为的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活活动中形成“大带小、小促大”的氛围,能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寄宿制幼儿园的生活活动较琐碎而繁杂,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常规制度的约束,经过两年集体生活的中班幼儿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托班的小孩子。在每日的混龄生活活动中,我们注重中班幼儿榜样功能和任务意识的培养。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吃完饭要漱口”、“在卧室要安静”、“脱下的衣服、鞋子要摆放整齐”、“有矛盾时不要用打人来解决”……在共同活动中,中班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掌握的常规、技能、传递给托班的幼儿。
●在帮助弟弟妹妹时,激发幼儿克服自身缺点
诚诚是个可爱的男孩,可每天吃饭时总是慢慢吞吞,还有点挑食,当上上选他做哥哥的时候,同伴们都说:诚诚自己都不好好吃饭,他不能帮助别人,……面对着同伴的话诚诚着急了,结结巴巴地说:“我以后大口吃饭,把菜全吃完,不行吗?”看着诚诚着急的样子,我们决定利用诚诚和弟弟做好朋友的机会,改掉挑食的习惯。我们对诚诚约法三章,提出要做好哥哥,给弟弟好榜样。诚诚为了做个好哥哥,每天吃饭时都坚持吃完自己的饭菜,并不断提醒上上专心吃饭,上上吃得满地满桌子都是米粒,诚诚一边帮助擦桌子一边告诉上上“吃饭时、坐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一口慢慢吃。……”在诚诚的帮助下上上吃饭的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而诚诚自己的挑食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上上每天晚上一进教室,就叫“哥哥”还和哥哥坐在一起,照顾弟弟已成了诚诚的一种自觉行动,上上从哥哥那里体验到被人照顾的情感,促进了他的亲社会性的发展。诚诚也在坚持每天帮助照顾弟弟的同时,改掉了自己不好的习惯,学会了自我控制和约束,也形成了一定的责任意识。
●“我是哥哥了”----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满是中班的小龄幼儿,一直认为自己是小孩子,事事都等别人照顾,吃饭时等人喂,做练习时等人教,还理直气壮的说:“我小”、“我不会”。一天早晨盥洗时,小满正拿着毛巾发愣,畅畅拿着毛巾边洗脸边对小满说:“大满哥哥,你不洗脸吗”?小满楞了一下说:“我不会。”畅畅歪着头,看着小满说:“噢,大满哥哥不会洗脸。” 看者比自己小的孩子自己洗脸,小满脸红了,低下了头。老师看见了,对小满说:“其实,小满哥哥是会自己洗脸的,来,我们一起洗给妹妹看。”在老师的鼓励和语言提示下,小满自己洗好了脸,畅畅和老师一起说:“大满哥哥长大了,真能干!”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经常鼓励小满帮助小弟弟和妹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小满的自我服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对自己也有了信心,经常听见小满说:“我是大满哥哥,自己的事我自己会做,我还能帮助弟弟妹妹。”
2、在相互帮助中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同伴交往能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和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环境。面对比自己小的孩子,大孩子更愿意主动帮助他们和他们分享玩具、食物。大的孩子还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中照顾小孩子,小孩子也能在被人照顾中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萌萌是个能干的孩子,每天不仅起床动作快,而且自己的衣服、和鞋子都穿得很整齐,可是萌萌却不善于和别人主动交往。其其是中途插班的托班幼儿,早晨起床时其其有情绪,哭闹者不肯起床。老师请萌萌做其其的姐姐,帮其其穿衣服。刚开始萌萌不愿意,老师鼓励萌萌说:“萌萌是大姐姐,最会想办法,一定能会让其其不哭,萌萌是最能干的孩子”。萌萌在鼓励中开始帮其其穿衣服,边穿边说:“其其不哭,姐姐才喜欢她”;“其其的小膀子在哪里?姐姐看不见了,哎呀,又出来了。”;“其其的头躲在衣服里啦”;“我找不到其其的脚了”……。其其被萌萌的话逗得笑了起来,不一会就配合地穿好了衣服。老师及时地夸奖了萌萌。以后,萌萌常常主动帮助其其,大家都说萌萌是个最棒的大姐姐。在和其其的交往中,萌萌体会到了快乐,自己也乐意与人交往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在互动中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异龄幼儿的互动中,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这种自发的内动的学习会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探究问题和学习技能中去。
圆圆是个性格活泼开朗但做事情缺乏耐心的孩子,自选活动时总是一会玩玩这、一会玩玩那,每件事情都不能坚持完成。有一天,早餐后圆圆正准备将画了一半的孔雀收起来,托班的蓝蓝在一旁看见后羡慕地说:“姐姐,你画的画真好看,难画吗?”圆圆先是一楞,马上又神气地说:“这有什么,一点也不难,我来教你吧。”于是,圆圆像一个小老师一样,用了整个晨间活动的时间教蓝蓝画了一只五颜六色的孔雀,蓝蓝开心极了,拿着画到处说:“是姐姐帮我画的”。老师也说圆圆是个能干的姐姐,画得真漂亮。在这以后,蓝蓝经常请圆圆教她画画,每次圆圆都耐心地教蓝蓝“画外框要仔细”,“要把画面涂满色”,“颜色不能乱涂”。等等。在教蓝蓝的同时,也锻炼了圆圆的耐心,圆圆对画画越来越感兴趣,画画的技能越来越熟练,画面的色彩和布局也丰富。而蓝蓝也在圆圆的帮助下对画画产生了兴趣。 晚餐后的散步时,哥哥姐姐领着弟弟妹妹一起到大操场上游戏,金金看着满天彩霞问文文:“姐姐,天上怎么全红了?”文文结合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告诉金金:“天快要黑了,太阳要回家了,可是他还想再玩一会,月亮婆婆说,明天你(太阳)还要早起,叫小朋友起来学本领哪,太阳不好意思就脸红了……”文文带着金金看着天上晚霞,数着天上的星星,文文还告诉金金她想坐宇宙飞船到天上去等等。在他们的交谈中,锻炼了文文语言的表述能力,同时发挥了想象力。
4、在游戏活动中共同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通过各种角色的扮演,让幼儿模拟社会生活,感知社会角色及其规则,从而丰富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在混龄幼儿活动中,大孩子喜欢指挥小孩子,小孩子也乐于听从大孩子的分配,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与别人沟通、交往和合作。
有一次在大操场上自由散步时,有几个大孩子拉起了一个圈玩起了他们喜欢的“吃毛桃”的游戏,刚开始小孩子在一边观望者,为他们加油,不一会,一个大孩子牵着一个小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来,在圈外边走边念儿歌:“吃、吃、我吃毛桃,吃得我肚皮好难受,我走一走,我瘸一瘸,我找个地方坐下来……”大孩子和小孩子在另一孩子背后坐了下来,开始互相问答:“你干啥来了?”“我吃毛桃来了” 。“你为啥不在自己家吃呀” ?“我家有大灰狼!”一问一答后,答者立刻起身跑到问者的位置,问者反方向追赶。他们一边说,一边笑,一边跑,小孩子跟着大孩子,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大孩子放慢了跑步的速度,牵着小孩子,手拉脱了又接了上去,还不断的提醒“别跌倒”,追赶的孩子也故意放慢了脚步,照顾着小孩子。游戏不断重复着,旁观的小孩子渐渐地都参与到游戏中来了,大孩子和小孩子你追我赶,说着、笑着。我一直在一旁观看,感受着他们的欢乐气氛。刚开始还担心小孩子的安全,可看到小孩子被大孩子照顾地那么周到,真的被他们所具有的良好的合作性所感动。
三、体会
动物学家康诺认为,幼儿在其生物结构上或许具有一种先决性的安排,必须藉者不同年龄同伴的互动才能达到身心各层面的健全发展。
在中班幼儿和托班幼儿混龄活动中,我们把握契机为幼儿提供了类似温馨家庭般的环境。这种如家庭式的组织方式,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既有同龄伙伴又有异龄朋友,彼此之间从相互不适应,到亲密如同兄弟姐妹一样;幼儿从“自我中心”,逐渐体会到“心中要有他人”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学会了关心、分享、合作等社会行为。在异龄互动中,幼儿相互间的交往更加轻松,学习更具有无意识性,大孩子会在各种活动中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传递给小孩子,显现出较强的自信心、光荣感和成功感。由于时时刻刻有做小孩子的榜样心理的暗示,使幼儿又克服了自己的任性、自私和缺乏责任心的弱点,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宽容他人的品质意识,促进了幼儿学会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会同情、理解别人。而小孩子在这种家庭般的环境中不自觉地模仿、学习,促进了自身认知能力和智力发展的速度。在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更具爱心,更懂得与别人分享的快乐,克服自己的胆怯、退缩等消极情感。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了基础。特别对于我国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不良的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用书:
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帼眉、冯小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 下一篇:幼儿园学期工作总结
- 上一篇:家长会材料:父母如何让孩子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