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幼儿园改制是改革开改以来深层次触及企业办园体制的一次改革,过去传统的福利性、公益性的幼教工作,转而成为一种社会教育服务性行业。幼儿园不再是无后顾之忧的福利单位,而是要在完成教育职能的前提下,解决生存和后续发展问题。为此,改制后的幼儿园就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在幼教工作上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入点。
一、对员工思想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全面更新
对幼儿园来说,改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过去的企业办园,都有上届单位作支柱,幼儿园的领导和员工不必谋求发展,只需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其他一切事情都由主办厂负责。改制后的幼儿园,产权关系、员工关系、隶属关系完全发生了变异。幼儿园首先面临着脱钩、断奶,自谋生存与发展的难题。过去的办好、办差,与职工自己都关系不大,而今后则不能不考虑是等待衰落,还是发展壮大的问题。改革改制也给幼儿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更大的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生存挑战。改制前不需要员工考虑成本的花销与支出,而改制后,所有的收支都要认真作计划,就像投资者一样要理财,投资者的主人意识、员工的责任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对员工的思想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更新。要结合改制后的工作要求、身份特点、劳务关系,来开展员工思想工作,这样才能使思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全面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幼教资源
幼儿园改制以后,基于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主要应当充分利用和活化自身的现有资源,这些资源就是房产、教学用具、玩具等等。
第一,要适应幼教发展,跟踪现代的幼教模式,确定自身的幼教格局,让幼儿看到、听到、感觉到现代社会上的新知识。
第二,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教育,让幼儿体会和增强审美情趣,让园内所有的钢琴、电子琴、电教设备充分发挥其用途,既要依靠这些资源完成教学日程的安排,也要充分利用该部分的资源,面向社会对幼儿提供有益的服务教育活动。
第三,要将幼儿园变成幼儿热心向往的娱乐场所。不仅让园内教辅玩具面向园内幼儿,也可使之成为面向社会的幼儿开心乐园。设施、设备或场所的闲置,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只有面向社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会在此基础上赢得社会重视,增加投入和保证长期维护。
第四,启动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与社会各界多方加强联系与合作,并开办适合自身特点并有利于长远发展的项目,让幼儿园的设备与资产全方位参与运营。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说到底是幼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幼儿园改制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既要重视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既要加强队伍管理,也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明确社会责任,也要清楚个人利益。在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上,应适应发展要求,活化管理机制,破除改制前的等、靠、推的懒散习气,增强自觉的实干、争先、上进的意识和行动;在人事制度上,不能再有“铁饭碗”“大锅饭”,而必须坚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教师队伍的结构建设上,既要实现全面提高,也要突出和选拔优秀人才,既要建设特长师资队伍,也要树立名师名园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持续稳定的生存与发展。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育与教学模式,满足社会需求
现代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是宁可自己吃点苦,也让孩子能享福。过去简单的托管照看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家长或者未来社会的需求。这就促使幼教工作在改革中推陈出新,改制后的幼儿园更应该在此项工作中有所作为。
第一,要认真遵循《纲要》,就是要站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度,贯彻纲要精神,把培养幼儿作为幼教工作的神圣职责。
第二,既要遵循《纲要》,又要满足家长需求。培养幼儿对社会、人生的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心理品质。幼教工作的形式现在表现为多元化的趋势,首要的当然离不开培养幼儿自立、自理能力,其次要逐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其智力与潜能,再次培养其兴趣与爱好,关注其成长发展中的资质特长。在对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分阶段教学已不再是唯一模式,而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根据社会不同需求,开办形式多样的种类不同的教学班次。
总之,幼儿园改制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幼儿园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的需求,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改制使幼教园在履行社会教育职能的前提下,更好的完善管理机制,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幼儿园建设是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