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它确立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英明决策,从中不难领悟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小康实现稳定和谐幸福生活的决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作为共产党员和幼教工作者更应该立足本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本人认为:
一、构建和谐的家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细胞。家庭稳定则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家庭和谐方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当今社会正处于第二代独生子女阶段,可以毫不含糊的说,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是每一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每一个幼儿至少关连着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三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幼儿园的工作性质,确定了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幼儿家长。他们有的是年轻的父母,有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些年轻的父母在社会上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其中不乏管理骨干和业务精英。上了年纪的老人中有的已经退休正安享晚年,也有的仍在辛勤工作,其中有些人还担任着重要的领导职务。但作为家长无论年长年少、职位高低,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安然无恙、快乐健康无一例外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孩子安然无恙就保持了家庭的幸福美满;孩子健康快乐能有效的解除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据专家调查考证,家庭的幸福更能促发人们对社会、对事业的责任感和创造性。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机构,让所有的孩子在关爱中健康成长,让所有的家长放心满意、安心工作是本职所在。所以,构建起和谐的家园关系,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尽的一份力量,是幼教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个幼教人都应为此而不懈努力。
然而,构建和谐的家园关系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完成的,因为它必须建立在以优异的工作质量为基础的条件上。
首先,要创设家园沟通的良好氛围。家庭和幼儿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的目标搭建起幼儿园与家庭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但一致的目标不一定具有一致的教育观念,观念的不同又会导致教育态度、教育方法的差异。而教育态度、方法的差异又会对孩子个性发展、行为品质的养成带来不同的效果甚至是南辕北辙。所以,幼儿园应积极创设家园沟通交流的空间,采取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小组式家长会、接送时的简短交谈、家园联系册等)与家庭共同探究教育理念、协商交流教育方法,达成统一认识,相互配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互尊重、平等公正是建立家园和谐关系的基础。无论教师或家长在孩子面前都是教育者,都以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把培养现代文明人做为教育目标的我们,要为孩子树立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榜样。幼儿教师以幼儿教育为职业,因此相对家长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但是,切不可以师长自居,和家长谈话持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家长要象朋友一样,站在完全为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上进行交谈,以免造成家长的反感和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