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前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重视。要赢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创建独特的园所文化,彰显自己的办园特色。经过几年的实践,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整合资金,进行楼房改造。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 针对教学楼的现状,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场所。园内先后投资100万余元,对教学活动楼进行了改建,为更好地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积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更换教学楼防护网,由不锈钢管护栏代替了以前挡室内光线的防护网。幼儿园先进的管理,良好的设施,卫生又安全的环境,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二、环境育人
(一)、创设亲、和、爱的育人环境
无论哪年龄阶段的儿童,环境创设都要做到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学前儿童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全方位教育,都要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我们教师坚持做到一天中和每个孩子说话,至少要握一下手、抚摩一下头,给予孩子肌肤的接触。年龄小的孩子经常翘一下拇指、做一个搂抱、拍一下手,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对他的重视、理解,从而产生依恋之情。使幼儿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喜欢上幼儿园、愿意上幼儿园。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营造了宽松、和谐、平等的人际环境。
(二)、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让环境“说话”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让幼儿回归自然,寻找乐趣:春天,让孩子在园内观察树皮粗糙的形态,树叶的形状;进种植角播种农作物;观察水池里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这种直接经验满足了幼儿当时的好奇心,也使幼儿获得了不少科学性知识。盛夏,孩子们走进绿色长廊,找块阴凉在干净的长凳,或坐、或跪或趴,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不亦乐乎!秋天来到了,我们把“农家小院”搬进了幼儿园,廊中的农作物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各类应时瓜果应有尽有,他们形状各异,既让幼儿对农产品有了更深的认识,又让孩子体验到了丰收的欢乐。同时,也为孩子们提供了看书、休闲与游戏的自由空间。
我们这儿的自然资源丰富,到处都是游戏材料。麦杆、高粱秆、玉米芯、树叶、柳条、棉花壳等各种废旧材料随手可得。用玉米秸拼插小眼镜、小鸡、自行车;用柳条编草帽、花环、长辫,体育课时弯成拱形门做游戏。您看,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孩子的摆弄中会一个个精心的站出来。多好的资源,即节省资金,又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自由展台。
环境是儿童最好的启蒙老师,也是儿童最自然的启蒙老师。如: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们为了让小树暖和一点,用小手剪绿叶,给小树披上绿衣;孩子们为了让垂柳更加迷人,分头找来废旧塑料泡沫,通过割、剪、画、串多种工序,给柳条长长的辫子上卡上了美丽的蝴蝶结,成了幼儿园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环境与幼儿说话,不但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同时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使孩子变得更加心灵手巧。真正做到让他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小手创造美!
三、利用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园质量。
随着幼儿教育新《纲要》的不断实施,园内注重加强教师的政治和理论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的成长、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每周六上午进行园本培训,重点帮扶,集思广益,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增加了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又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
工作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与幼教同仁予以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我园的各项工作得以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