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师都明白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引导是很重要的,是老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但是活动中的适当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美术教学中,老师的评价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保持和延续孩子的绘画激情,张扬他们的个性,开发潜能,呵护他们的智慧之花,让他们在快乐与成功的感受中更加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因为这一兴趣和愉快体验,将推动他们今后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以此终身受益。
1.通过评价,培养和保护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对事物有了兴趣,爱迪生才由学母鸡孵蛋开始,一步步钻研探索,最后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也正因为有了兴趣,才有了郑板桥无竹不入居之说。可见兴趣对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的重要。由于我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园的小朋友,大多在四、五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动、好奇,对整个世界都充满浓厚的兴趣,什么都要摸一摸、碰一碰,正所谓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每个孩子天生都爱画画,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的绘画表现力的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因势利导,很容易损伤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若老师长期以激情性的标准来评价他们的画,他们就会觉得绘画是一种负担,失去自信心,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和保持儿童的绘画兴趣是一关键。通过对儿童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还可以通过评价鼓励儿童大胆尝试,只有在尝试中儿童的情绪才得以释放,个性才得以张扬,好奇心才得以满足,从而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在一次《画花瓶》的教学活动中,当我巡视到柴若畅小朋友的跟前时,他抬起头来高兴的说:“老师,你看我的花瓶可以倒过来看,是两用的,就像我爸爸的茶杯,两边都可以用来喝水一样。”呀,真的呢,我上前仔细一看,画面上那只花瓶外形设计成圆柱形,画得很大,画得几乎占满了整张纸,而且用了不同色彩和硬朗的线条,给花瓶做了装饰,体现了男孩子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大气、阳刚。从花瓶的结构和功能来讲,一般花瓶只有瓶口、瓶肚和瓶底座,生活中的花瓶口一般也只有一个,但是他能把花瓶和茶杯联系起来加以设计,其思维方法让我叹服。于是向全班的孩子对他的这幅画进行了点评,激励大家开动脑筋,大胆尝试,画出更有特点的画。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这个说:“老师,我要画一个三用的花瓶。”那个说:“老师,我要画一个比他更漂亮的”。通过这件事,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适时地抓住好的典型事例,进行一番评价,对培养和保持孩子的绘画兴趣,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
nbsp; 2.通过评价,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天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如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方式方法很多。在绘画教学活动中,通过评价能帮助他们建立和提高审美能力。如画《马》的第二课时,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背景涂色。由于第一课时画的是主体形象——马,有些孩子画的形象不够理想,我就想通过课前对部分作品做简单一点的评价,以此引导孩子更好地把握形象,感受一点艺术美的内涵,利于下一步的调整与完成,使画面更加丰富
、丰满、完整。于是在课前就拿出几幅有代表性的半成品作品加以了点评,并采用比较评价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去领会和欣赏美的东西。如:有一幅画马的形象线条装饰较多,而另一幅画马的形象却画得太小,没什么色彩与线条装饰,显得单调不那么有精神。这样,我就问孩子们:“哪幅画的马有精神、漂亮?”他们当然要选那幅装饰较多的,有奔跑式的马了,这就是他们天生的感觉美的能力。如此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去评价去感受,就能引导他们自觉地把握画面的主体形象。至于怎么样使画的不那么美的东西变成更美的东西,他们众说纷纭,但是只要是能体现美的
,用了什么方法,我都不反对,这样更能体现孩子的绘画个性。与此同时,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孩子的作品的可取之处,都应当予以欣赏与肯定,并且不能用专业术语讲解。这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太小,是很难理解的,也不符合教育的规律。
3.通过评价,培养孩子们的想象与创造力
在画一幅《手的联想——飞鸟》时,有一个叫周语明的女孩子,在画了几只鸟以后,又用手样的形状添画了孔雀、大树、山、蝴蝶等等,画面很丰富,很富有想象力。看到这样的画,你能不兴奋吗。为了及时地、进一步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启发和引导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我运用了故事讲述的方式为周语明的画作了点评。这个故事是根据周语明小朋友的创作思维而编的:“一天,有个小女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手忽然变成了许多小动物,有孔雀呀、蝴蝶呀,还有小飞鸟呀,好多好多的动物,他们在由手变成的山上呀,树林里呀,还有草地上快乐的玩耍,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周语明小朋友画出了她心中的美好世界。我想,你们会比她更会想象……”这样通过故事方式对孩子的作品加以点评与表扬,更有利于孩子们接受。听完老师的评价,孩子们争相效仿,有的还画出更多的形象,我为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与创造所惊喜。
4.通过评价,增强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也在改变,过去重视结果,现在开始逐渐重视活动过程。对于孩子的作品,只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他们的创造力,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往往由于孩子的天性所成的、稚拙的、夸张的作品,都会让你忍俊不已。通过老师对孩子的作品予以肯定的评价,能让孩子大胆下笔,不受拘束。如画《馋嘴的老鼠》,能画出老鼠的主要特征:小耳朵、尖尖鼻、长长的尾巴,就可以说画得很好了,这样在老师不限制,少示范的情况下,孩子就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大胆地表现出来。对于表现力差一点的则放低要求,只要画出基本特征就够了,而对绘画能力强的,则可以对他们提高要求,如添画情节,丰富画面等,并且通过评价来树立榜样效益,让他们能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提高表现力。如张逸伦这孩子平时画的形象、线条总是显得很稚嫩,他画的《馋嘴的老鼠》中的老鼠,耳朵虽然一个大一个小,似乎不成比例,但是只要你仔细看看,却很有童趣。他画的老鼠显示出馋嘴的特点:嘴是那样的尖,嘴边还流着涎水,眼睛睁得的溜溜圆,好想马上就吃到挂在它头顶上方的那颗大大的花生米,长长的尾巴也不闲着,正往油瓶里伸呢。这只老鼠很臭美,张逸伦小朋友给它穿上了一件花衣裳……。虽然形象稚拙,总挡不住那栩栩如生的形象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于他的画面下方有点空的情况,我给了他一个建议:
如果你能在老鼠妈妈的旁边加几只它的宝宝,它们也要吵着吃花生会更好。
总之,恰当地运用教学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末,重视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儿童建立自信;通过评价重视儿童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允许儿童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以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重视培养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这样,我们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想要吗
英语绘本在线阅读:《晚安
李寄斩蛇[连环画]
变驴[连环画]
小鹿烦恼的大角(组图)
彩绘世界经典童话·穿靴子
- 智擒鱼鹰
有一个人的家里有一片鱼塘,他每年都要靠这片鱼塘赚些钱,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鱼塘附近有好多鱼鹰,常...
- 龙嘟嘟·松鼠绵绵要飞翔
鸽子们玩游戏的时候耍赖,松鼠绵绵很生气,它决定学会飞翔,让鸽子知道自己的厉害。绵绵最后成功了吗?...
- 藏族沐浴节
每到夏末秋初的晚上,拉萨东南地上空,新出现一颗十分明亮的星星。这时,藏族人民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沐浴节...
- 新亭对泣
东晋初年很多北方的名士为躲避战乱来到建康,他们想家时经常在新亭喝酒聚会。在一次宴会上周靑道:“这里的...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123456
亲子早教
- 1
改变家庭教育中的“负能量什么是家庭教育的负能量场?为什么父母的我总是为你好却换来子女的逆反?在家庭中如何平衡爱和权...
- 2家长必看:透过孩子脸型看出孩子性格
- 3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
- 4宝宝一出生 就能看出智商高低?
- 5[1-2岁]亲子游戏-找宝贝
热点专题
热门排行
美术活动中语言对幼儿创造作用
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的特有行动,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法对受教育者施以多方面...
幼儿色彩感的培养与审美教育
人的审美感官,主要是视觉,通过视觉可以看到各种色彩、各种美的事物。幼儿期的儿童好奇心强,喜...
如何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海南学前教育网
...
面包车[剪纸方法:对边折剪]
...
浅谈绘画教育活动中的分组与指导-海南学前教育网
...
浅淡线描绘画中幼儿能力的培养-海南学前教育网
...
乘兴解读儿童画
...
幼儿园开放性美术活动初探
幼儿园开放性美术活动初探在这个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幼儿不仅从外界汲取知识与经验,而...
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海南学前教育网
...
幼儿手工剪纸:城门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