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充分发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海南学前教育网

2010-12-1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从绘画角度而言,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绘画的发展进程要经历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再到写实期。这一历程是古今中外儿童绘画所共有的规律,各个阶段的前后顺序是固定的、不能倒序,也不能超越。回望近50多年的儿童美术教育,不能不承认,我们是沿着反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之道而行的。从一入园就把孩子们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这种模仿樊篱如同如来佛的手掌,孩子们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去,把儿童美术定位于写实模仿是遵循艺术史的起步程序,针对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而言,却是“倒行逆流”。贯穿《纲要》中的儿童教育改革精神,贯彻在艺术领域中的改革思想就是要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把被曲解的儿童美术教育纠正过来,让它遵循儿童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心理学家里德曾指出儿童艺术是人的表现方式之一,模仿激情性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活动,其实质是以培养儿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其具有的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其功能是可以使儿童将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美的印象,通过绘画、美工等操作性活动的进行,不仅加深儿童对美的理解,也发展了儿童去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角度看,现代美术教育把美术活动视为培养儿童良好素质与个性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形成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由此,儿童美术活动中的两大主题突现了出来:一是要培养儿童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二是为儿童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一、       &

nbsp; 在玩中提供创造美的机会

儿童画画的过程实际上是个游戏过程,游戏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力求将美术教育活动游戏化,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玩与学的统一。让儿童在不同的画画游戏中去感受美、探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中提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儿童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线条与色彩的画画游戏中,让儿童不断感知和体验美术作品或自然环境中线条、色彩的表现性——线条的粗细、线条与线条的相互构建;色彩的冷暖、明暗、浓淡,色彩的相互组合……让儿童从中进一步感知和体验运用线条与色彩,可以创造美,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用直线线段、红色与激情,可以画出一面国旗,可以表达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目的性十分明确的画画游戏,无疑会让儿童的情感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既为画画游戏的进程注入激情,又能为儿童的画画赋予情感,从而画画情感中激发创造美的动力。

画画游戏也迎合了儿童爱玩的天性,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激情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在实践中,我为儿童设计了“手指点画”、“手印画”、“纸团印画”、“蔬菜印章”、“吹画”、“拉线画”等操作简单,又能使儿童获得成功的画画游戏活动。如“菜根印章”,把各种蔬菜洗净晒干待用,作画时,用蔬菜蘸取颜料往纸上轻轻一按,就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花。在同一张纸上,让好多儿童用不同的蔬菜蘸取不同的颜料,结果就会出现花的海洋。再如“吹画”与“手指点画”,起先用墨汁点在白纸上,用力向一定的方向吹。就会吹出千姿百态的树干,然后用手指蘸上红颜料,轻轻点在“树干”旁或“树干”间,一幅“桃花图”跃然纸上。如让几个儿童在一长条纸上合作画,就会诞生一幅桃花长卷。形式的多样,激发了儿童兴趣,画画的成功,满足了儿童的表现,在这一活动中也让

儿童通过与他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也为儿童将审美能力转变成他们自身需求的发展动力。

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界的一种伟大的秘密”。大自然是儿童产生美感的丰富源泉,有着看不尽的美妙画卷。因此,开展自然画画游戏,让儿童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让他们去观察花草树木,房屋花园,车辆,衣着。每一次观察一个方面,然后让孩子把心目中最美的东西画出来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审美。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就是一种美的创造。

二、         在剪贴中创造美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尖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诗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现代素质教育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只有让孩子进行美工实践,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孩子启迪心智,去创造美。孩子通过剪、折、捏、贴、拼等动手操活动,把头脑中对事物表象的感知通过有形的美工制作充分表现出来,这里有事物的再现,有艺术的创造,更有孩子鲜明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3-6岁儿童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进行思维的。儿童对感知的美好事物的不同材料都会感到好奇,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创造美的材料天地,让孩子在创造美的材料天地中去操作,去创造。如:瓜子壳、绒线、挂历纸、小瓶、易拉罐、可乐瓶、彩色小盒等,还有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树叶、稻草、花瓣、水果等。这些信手拈来的材料,都可以在儿童已有的感知基础上,通过想象与审美,可以创造出儿童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美术材料经过孩子的加工,孩子们将会告诉你:这梧桐叶是小猫的头、长长的弯弯的叶子是小船,扇子似的叶子是金鱼的尾巴。孩子还将告诉你:橘子上插几根牙签,贴上眼睛,就成了小猫。瓜子壳还能拼出猫头鹰……这些信手拈来的材料,通过孩子的观察、思考、选择,在手中变化着,变出美好的东西。

三、         在装点中创造美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儿童园要顺序地开展美术活动,首先必须为儿童提供多方位、多元化的环境。而让孩子参与活动区的环境装饰,能提高孩子对环境装饰的构建能力,也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进而,孩子通过环境装饰,对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也会逐渐丰富起来。环境装饰需要画面,也要美工制品,这对培养儿童的综合美术能力更为有利。环境装饰,有班级大环境装饰,

活动区的主题环境及综合环境装饰,更为重要的要积极启动创造性环境装饰。如:在班级墙饰中,由老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大鸟在蓝天上飞翔,小朋友灵活一动,动手折出了许许多多的千纸鹤围绕在大鸟旁,更增添了一份亲情。这对孩子们的创造美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节日环境布置,也是孩子创造美的好时机。可以让儿童去感受不同环境的气氛,丰富儿童的审美情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如参观民间艺术展览、艺术博物馆等,去感受美、去比较美,然后共同讨论自己班的节日环境布置,尽可能地按孩子的意愿去构建,去选择材料。当孩子的意愿成为现实,当孩子的成果(包括孩子的图画和美工作品)得到展示,这无疑是对孩子创造美的肯定与奖赏。孩子们置身于自己和老师共同创设的美的环境中,那种自信、那种自豪,又会激活孩子们创造美的动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儿童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儿童。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这一主体与创造美的美术活动真正融合在一起,让儿童不断去创造美,让儿童在儿童园奠下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将对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受益无穷。

在21世纪,每个人必须面对多变的世界挑战,而创造性绘画活动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有可能使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的未来和人类美好明天的创造者。

 

 

参考资料:《儿童教育》、《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艺术教育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