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海南学前教育网

2010-12-1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小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创新型的人才越来越重视。而绘画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新《纲要》在艺术部分中指出:美术活动是教育者启迪儿童心智,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在日常的生活中,我还发现儿童对绘画活动有一种自然的需要,他们那样地喜欢涂涂画画,正是这种需要的表现,所以他们对绘画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呢?以下就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美术活动环境,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创造民主的活动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才能。在儿童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仍很脆弱,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充要条件.”儿童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情感上特别的依恋,对环境特别敏感,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儿童情绪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则教室的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儿童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因此老师在美术活动中有和蔼可亲的态度,使用亲切、平等、幽默语言,能让儿童在美术教育

活动中情绪上轻松愉快,心理上如沐春风,表达上流畅自如。个人的创造灵感就会时时涌动。如在给《漂亮的小猪》涂颜色时,我对孩子们说: “看!两只小猪谁最美?讨论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儿童,。在给小猪涂色时,有儿童说先给小猪涂裤子,有儿童说先给小猪涂衣服,按理是先涂衣服,再涂裤子,从上而下。然而我不急于否认而是提议:“两种方法都试试,看那种方法容易涂,涂的美”。孩子们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大胆创新地给小猪画出了许多漂亮的衣裤,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陶行之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就应努力去观察、发现儿童的创造力。儿童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法中,创造性若隐若现,老师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养。儿童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是老师在活动中的培养。在绘画活动中,我主要运用音乐、语言、游戏等,通过儿童的亲身实践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儿童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儿童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小班儿童画圆时,我先让儿童自由吹泡泡,并说说泡泡是什么样的,接着玩吹泡泡的游戏,再组织儿童观察各种圆形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最后让儿童边画边唱“圆圆圆,线头线尾拉拉手,变成一个大泡泡。”儿童学习主动,兴趣浓厚。

二、善于启发和引导,精心设计活动环节。

儿童幼小的心灵象一张白纸,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是个关键的问题。。传统的美术教学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儿童的观察、思维、想象的培养。培养出的儿童思维单一,艺术表现模式化、固定化,只会求同,不会求异,不敢创新。

新《纲要》中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鼓励儿童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作为老师在活动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老师还必须了解儿童,儿童的生活世界与大人相比是浅显简单的,生活经验缺乏的他们理解语言符号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我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根据教材特点,选择与儿童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儿童理解创造意图,使儿童的创造活动基于教材之上,又发散于世界无限空间之中。比如,教儿童画“鱼”时,我先和儿童一起谈谈我们在电视里或别的地方看到了哪些鱼,启发儿童回忆鱼生活的地方,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孩子们根据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忆,争先恐后地说:鱼生活在水里,它游的时候,尾巴摇来摇去,它还有二个鳍,在水里游动时,它的鳍也会动等等。他们的画中鱼,动作富有变化,情节颇具童趣,表现出极有个性的创造。儿童心理具有泛灵性的特点,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儿童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儿童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当我把月亮叫作姐姐时,儿童会给它画上辫子,画太阳公公时会画上胡子。面对丰富多彩的语言,儿童更感兴趣更易理解,生动、形象的描述,不仅有助于儿童理解创造意图。更有助

儿童浮想联翩。孩子们的绘画过程不但给予了他们动手操作的乐趣,而且也是一种快乐的创造。他们具有表现形象的潜在能力,由于儿童的年龄小,认识不完全,常常会把局部不同特征的事物混在一起,组成新的、非现实的、怪异的形象,有的反倒会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是儿童不能常明确地意识到,老师适时的提醒鼓励能激起他们新的创造热情。一次儿童画太阳时将太阳涂成绿色,这可能是一种创造行为,也可能是无意的个性化行为。而我没有大声批评:“瞧!扬扬画的太阳居然是绿色的,哇!到夏天可就凉快啦,绿色的太阳一定有一个特别的故事,画给我们看看吧!”顷刻儿童的创造似万花筒一般奇异而美不胜收。

三、运用鼓励的语言,使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

鼓励是用语言或文字等激发人的情绪,所以鼓励能给于儿童一种肯定一种信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有一种协同感,能不断产生创造行为的力量,有教育家认为“学生都是朝着老师鼓励的方向发展。”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意愿,创造的能力。尊重儿童作品,“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是培养儿童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每次作品完成之后,我都把全班儿童的作品一张一张贴出来,让儿童互相审视、交流。有时还让儿童给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和怎样画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讲述自己的构思。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异想天开,只要是健康的,我都会给予肯定,并和全班儿童一起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有的孩子天生爱创造,善于创造,然而他超一般的奇特想象创造往往不受同伴老师接纳,有时甚至排斥,此时老师暂缓判断,首先用语言对它的大胆无忌给与支持、鼓励,这不但增强此类儿童的创造反应,而且会影响到全体儿童使他们也用于表达。形成创造氛围。儿童经过交流、审视、相互观摩,他们心里明白,谁的作品最新颖,谁的作品颜色最漂亮,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足——通过作品评价过程,儿童能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参加创作活动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儿童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我们去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曾经看过一文章题目是《呵护孩子的创造性》里面讲了一件小事:一堂美术课上,一位小朋友将苹果画成了方形的?”

这位小朋友回答。“有一次,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没放稳掉到地上了摔坏了,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孩子的想象力已经不能用“丰富”这个词来概括了。他们的思维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撞击和震撼,已经让我们觉得在某些方面,我们应该多向孩子们学习,至少也应多听听,多看看孩子们的想法,行为。

总之,要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老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儿童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儿童的创造结果,让我们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人才作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艺术教育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