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老师应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儿童教育家认为,绘画是儿童表现行为的第二语言,喜欢绘画是他们的天性,在那一双稚嫩的手下出现的点和线,是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老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儿童对美产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是求知欲和成才的起点,兴趣和爱好像催化剂一样,能不断的促进儿童去实践,去探索,作为老师应了解被教育对象的个体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获得有关的学习经验,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美术活动中,同一年龄段的儿童的绘画发展水平往往呈现不平衡感,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例如4——5岁的儿童有的处在涂鸦期,他们往往对绘画的过程感兴趣,喜欢用笔和纸来表现,因此老师们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纸和笔,多给他们涂鸦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从中获得愉
快的体验。已跨越涂鸦阶段的儿童则喜欢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老师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发挥他们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重视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儿童进行美术活动中,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知道的越多、理解的越深刻、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进行美术活动中的动力也就越充足,所以老师应定期的组织一些活动,儿童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引导儿童仔细察看表现物象的基本特征,在观察中要着重观察对象的性扎、颜色、结构、性扎等。主要特征还配合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手摸、用动作模仿、观察对象的动态、神情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进行观察雨后的彩虹,下雪后的景色,花,草,树木的各种形态,各种小动物特征,儿童对周围生活获得的印象,这些印象为儿童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
对于大班的儿童在观察时还要教他们观察方法、大小、远近等空间位置,使他们观察能够逐步深入,把所观察到的物象分成几部分找出彼此间的关系,判别异同,从而使儿童知道要描绘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称形状,颜色大小位置等,儿童的观察力提高了,脑子有的东西,画出来的画自然也就丰富了。
三、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儿童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良好的精神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美化活动环境,实践证明:儿童的艺术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展示
儿童绘画作品,布置艺术图片让儿童来观赏,激发儿童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另一方面是要为儿童提供充足的儿童创作所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如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纸,老师鼓励儿童大胆的进行各种尝试,使儿童获得学习的乐趣。
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老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儿童毫无拘束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重视每个儿童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肯定。如:你设计的房子可真漂亮,我也想住到里面去了,你的画色彩很鲜艳,等等,老师应给予每个小朋友被承认的快乐,使儿童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他们由此而更加喜欢上美术活动。
让我们把关爱的目光倾注于儿童们稚拙的画面上吧。那里面闪烁着他们原创的灵性和美丽的梦想。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想要吗
小学生读名家·蹦蹦跳先生
东方娃娃·像狼一样嚎叫
大怪物和小怪物·小怪物怕
嘟嘟熊的阳光
幼儿绘本:《小禅豆爬山》
- 没关系呀
“长颈鹿,你太高啦!”“没关系呀!我抬头就可以吃到树上新鲜的叶子。”“小刺猬,你个头太小啦!”“没关...
- 金豆和银豆
在东北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扶余地,是块宝,金银财宝随处找;只要人不懒,金豆银豆满地...
- 狮妈妈的爱
早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狮妈妈就带着小狮子在很陡的山坡上爬。狮妈妈大步走在前面,小狮子吃力地跟在后...
- 鹰与屎壳郎
鹰正在奋力追逐一只兔子。兔子一时无处求助,只好拼命地奔跑。这时,正巧看见一只屎壳郎,兔子便向他求...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亲子早教
- 1
如何教孩子学会使用筷子进如何教孩子学会使用筷子进餐,进餐是一门学问,使用筷子更是一门学问,那么在这门学问上每个人都...
- 2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养分你了解吗
- 3父母应该参与孩子的学习吗?(儿童学习篇
- 4[3-4岁] 瓶子游戏
- 5教育孩子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幼儿早期教育
教育理论
- 1
加强儿童品德教育 促进儿《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
- 2“双向欣赏”促进儿童同伴关系的和谐发展
- 3解析有目的观察
- 4斯腾伯格关于幼教的“成功智力”理论
- 5幼儿的思维发展与学习数学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