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儿童园的英语教学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也逐渐成为儿童园教育中被吸纳的课程之一,在我们开展英语活动的工作中,也有许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实践谈几点浅薄的认识。首先,我认为老师对英语教学要有一个的较准确的定位,就是认识儿童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儿童园的英语教学与中、小学校的英语课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多一种语言就是多一种文化,我们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让孩子接触其他的语言,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是开启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儿童园开展英语活动是加强儿童语言发展的一种手段,学习多少单词并不是主要目的。我觉得老师们有时候把英语活动看作一种单独的学科,尤其在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到了要求的时间就定时教学,强调孩子对单词、短句等的记忆,把英语活动游离于儿童园的课程之外,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有联系的课程体系,使得老师、家长认不清英语活动的意义,只重视了知识,忽略了儿童对多元文化的感受,搞得老师和孩子都十分疲惫。因此,我觉得,在儿童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尚不能达到小学生的水平,我们也不能违背孩子的实际,而是应该从儿童园整体课程和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入手,把英语活动作为丰富孩子经验,开阔儿童眼界,促进儿童语言的一种方法,正确地认识它。
第二,我认为,儿童园的英语活动具有明显的启蒙*,它的活动目标体现了孩子的经验,不在于系统学习英语的知识体系,而是在各种英语游戏中,让孩子体验、感受英语,享受游戏的快乐,促进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不断丰富儿童的经验,实现全面的发展。这里,强调游戏的运用。游戏是
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在开展英语活动时也不例外,要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要充分运用游戏组织英语活动,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第三,儿童园的英语活动内容应该具有生活*。儿童园的课程就强调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英语活动也不例外,应当从儿童的日常生活环境出发选取内容,对我们的教材要进行重新的筛选,而不是拿来就用。要选择符合本班儿童实际的,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进行整合,在这里将母语和第二种语言的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第四,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注重活动的互动*,主张老师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积极*,也要提供给儿童一些可以操作的材料,如卡片、实物、服饰等,让孩子与老师、材料进行互动。老师要调控整个氛围,让自己扮演多种角色,能在整个过程中观察孩子,引导孩子,支持孩子,与孩子合作。
第五,英语活动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因为评价也正反映了老师对课程的一种思想。而英语活动的评价不应当只是对学习结果的直观评价,而应兼顾对儿童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其他方面的经验获得进行全面的评价,老师还要注重儿童的纵向比较,个体差异、家庭共育等因素。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也有利于老师自身的提高,更有利于儿童园整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观念
的转变。
第六,要高度重视英语活动在家庭中的延伸,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家长配合儿童园的工作,在家庭中尽可能的提供给儿童接触英语,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利用休闲时间,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更多的了解世界文化,了解外国的节日。利用青岛的文化特点和优势,让孩子参加啤酒节、圣诞节、酒吧文化节;带孩子品尝麦当劳、肯德基、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在生活中感受多元文化的美好,渗透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应用。
总之,儿童园的英语活动要从儿童园的整体课程出发去正确的对待它,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语言训练,更不是儿童园追求的“时尚”,要切实的在英语活动这个角,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想要吗
小恐龙幼儿园情商培养·我
大棕熊的秘密
适合8个月的宝宝绘本推荐
两兄弟[连环画]
怕变青蛙的蝌蚪
- 白纸与花纸
话说白纸被画成一幅世界名画后,他被辗转移送到外国一家著名博物馆内作永世珍藏。博物馆的管理人凯迪对...
- 小海鸠学飞
黑头黑颈黑身子白肚皮的小海鸠出生了,他看看周围的悬崖峭壁,再瞧瞧峭壁下面波涛汹涌的海水,他吓得胆...
- 三只小猪上幼儿园
牧场里开满了花朵,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就在这个时候,三只小猪 木木、花花和嗡嗡出生了。三只小猪每天...
- 万事通大夫
...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123456
亲子早教
- 1
如何鉴别宝宝的智商是否正小宝宝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宝宝,这就要看父母...
- 2明日元宵,吃个明白,元宵和汤圆不要傻傻
- 3幼儿教师想对家长说的18句话(已经转疯)
- 4一起来为宝宝做个童话屋吧
- 5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