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让孩子的画充满个性-海南学前教育网

2010-12-1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袁红艳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齐白石大师曾说过:“学我者死。”就是说学我精华的东西,可以发展你自己,和我一模一样,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对原型的忠实复制决不是评判艺术作品是否优秀的惟一尺度。它妨碍人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表达。儿童绘画的意图并不着眼于画得与真实的一模一样,所以儿童画与技巧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也没有必要过早、过多灌输那些不可能被他们接受的技法知识。可是,我们老师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孩子的画中如果只有技巧而没有童趣,这样的画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应让孩子画出充满个性的画。

一、尽量不要指点孩子作画

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绘画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我们可以问他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

二、一个题材,画不同的画

同一幅绘画题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画出不同的画,如果您想让孩子的画有个性,充满创造力,不妨在平时让他练习就一个题材,画出不同的画面。例如:画《怪脸》(线条画),儿童把眼睛画成太阳状,鼻子画成糖果,嘴巴换成花朵等,这些都激发了儿童潜在的审美想象能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丰富,他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绘画的内容,从而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三、感受多彩多姿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让儿童走进自然、贴近生活、引导观察。美术活动中的观察,包括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比例等基本特征,这是儿童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途径。儿童在观察中获得的知识越广泛、越丰富,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就越有基础。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大纲要求和儿童的实际水平,利用一切机会指导儿童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培养并形成儿童的观察习惯。如《画苹果》,课前让每位儿童都带一个苹果来,引导儿童观察苹果的外形:是椭圆形,上下有两个坑,其中一个坑内有柄;颜色有红、黄、绿等几种颜色。然后让儿童作画,这样,儿童

>既学会了观察,又对绘画产生了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要善于用儿童的眼光捕捉和表达周围充满情趣的亮点,与儿童发生共鸣,进而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儿童活动的激情。如引导儿童到户外活动时,引导儿童和大树、房子讲话:“大树、大树,你长的真高、真大,我给你画张像吧!”这些充满情趣的语言,在无形之中就会使儿童产生作画的兴趣。如观察变化的云彩时,就告诉孩子们云彩是“魔术师”,进而引导儿童说出云彩会变成“小船、小白羊、大狮子……”生动有趣的语言,能使美术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引导儿童走向社会,参观商店、市场、邮局、公园、车站,观察景物四季变化(同家长配合进行)认真观看运动会及各种形式的演出,让儿童身临其境,对周围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体验从而大胆地进行写生画。

四、听孩子说画

如果孩子的画,看似一堆颜色的涂鸦,那么就请孩子来介绍他的画吧。他画了什么?这个颜色代表着什么?那边一团又是什么?听了孩子的介绍,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孩子的眼中,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它并不像您看到的画面那么糟糕。儿童常会把太阳画成五颜六色而遭老师的批评,而儿童也有他们的道理:“我用三棱镜看到的是彩色阳光,怎么不能画五颜六色的太阳。”不习惯听从于他人,不人云亦云,敢于表现自己独立的意志,正是21世纪新人所要具备的创新精神,对于儿童的出格行为,老师不必急于纠错,可问问儿童,听听他们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儿童画画喜欢画热热闹闹的场面,编自己的故事,在画的过程中常常自言自语,有时甚至手舞足蹈,激情性读不懂其作品,但里面充满了他们丰富的想象。激情性应耐心地看看、听听,不要粗暴地加以干涉。一次一位陈思

上小朋友画一架飞机,还有小鸟、太阳,整个画面表现出孩子造型稚拙天真、线条奔放自由,可画面画好后,当他欣赏的时候,却又在太阳一边加了一块乌云,把太阳挡住了,接着整个画面涂得乱七八糟。看到这里,你肯定认为这小朋友画画乱来,可他却说飞机遇到了大雾,迷失了方向,这些线条是飞机摇摆时走的路线,儿童这种敢想敢画的素质,其实更应得到保护和发展。多让孩子介绍他的画,可以理清孩子的思路,让他表达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绘画内容。

五、在绘画过程中,增加儿童的自信心、成功感

绘画过程是以儿童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做个有心人,随时观察儿童的情绪变化,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无以下笔时,要引导大胆作画,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进行想象、创造。避免改正,要相信:儿童的画是没有错误的。有一次,一位儿童画人时将脸涂成绿色,这可能是一种创造行为,也可能是无意的个性化行为。而我们老师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要以自己的智慧,将其演绎或夸张成儿童的一种创造,以激起新的创造冲动:“瞧!凡凡画的人脸居然是绿色的,好!真会想象,绿脸的人一定有一个特别的故事,画给我们看看吧!”顷刻儿童的创造似万花筒一般奇异而美不胜收。

无论儿童的作品多不理想,老师都应以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欣赏,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表扬和指导,使每个儿童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老师的关怀,从而增强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分享成功的喜悦,树立再次创造的信心。绘画过程中作品评价尤为重要。因为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儿童的作画兴趣和创作热情,使儿童体验成功,所以老师应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儿童的作品。评价儿童作品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确定一幅画的好与差,应看儿童的创作志向和创作热情,并能发现孩子每一次的闪光点,

老师的每一次发现都将成为儿童下一次的起步点。当儿童按自己的想法画好后,即使画的很难看,儿童也很高兴,希望与他人共享这份喜悦,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这时老师要耐心地看待儿童的作品,应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欣赏,评价时,先让儿童说出所画的内容,老师认真倾听,多肯定,鼓励儿童可贵的创作勇气,让儿童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以后的创作树立自信心。

六、给予不厌其烦的赞美和鼓励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儿童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老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儿童向同伴学习,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优秀作品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儿童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老师要技巧性地出示与创作主题有关的各种美术作品、特别是儿童作品对儿童进行感染,引起他们的情感冲动,产生创作激情。这样,就会使儿童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扩大了儿童的艺术视野,调动起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在儿童完成作品后,老师可把

儿童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这样,既鼓励了所有儿童为之付出的努力,对个体个性的发展也有益处。引导儿童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老师应赞赏儿童的每一个创意,鼓励儿童获得的成功和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老师对学生抱有殷切希望时,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变好;当老师对学生失去信心时,学生也往往会越变越坏。如果老师对儿童的作品持否定态度,儿童自己也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反之,会增强儿童的绘画热情,对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热情。例如:在评价“海底世界”绘画作品时,我看到了一张看上去很糟糕的作业,上面画满了各种颜色的线条,小朋友们都看不懂。这时我引导儿童说:这张画和别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有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他用了很多种颜色来画海水,他真了不起,”说完,我带头鼓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掌声。老师的及时引导防止了一颗幼嫩的心受到伤害。因此,老师对这种创造性的美术作品的赞赏和鼓励必然会使儿童对创作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

儿童的绘画活动,不仅是为学绘画而画画,绘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思维、创造力等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使儿童身心全面协调地发展。因此,绘画活动应以儿童为主体,要让儿童在绘画

活动过程中自己摸索和发现绘画的技能、技巧和意念,使儿童的绘画真正成为“儿童画”。应尊重儿童在绘画中的独特纯真、稚拙的造型和色彩,将儿童的东西全交给儿童,突出儿童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一位儿童与众不同的独特潜能,真正引导儿童以童心作画,体现童真、童趣。愿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溶于绘画之中,让每个孩子喜欢画画,让绘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愿所有的孩子都能画出充满个性的画来!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艺术教育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