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中如何实行感官教育?(二)——三阶段教学法
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三阶段教学法),学习分三阶段的目的是要帮助幼儿对于教具有更完整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幼儿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
这三阶段的学习方法适用于每一项教具的介绍,也可以用于识字教育。当你要开始示范任何一种教具时,须指示幼儿用不同物体加以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知。例如:大—小,大—较大—最大,大—稍大—较大—很大—最大;小—较小—最小,小—稍小—较小—很小—最小;长—短,粗—细,轻—重,硬软等,也是逐次渐进地做精确的认识。凡物体的感官层次,都要让孩子从五官的接触到心智的刺激,逐次地、确实的得到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是让孩子聪明,精灵的基本方法,父母要有计划、有耐性、有恒心地去做。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中心智,也就越要讲求方法,才会收到效果。所以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有厌烦的感觉。
总而言之。感官教育由物体性质的直接认知到“量”和“比较观念”的间接培养,是由从1岁—4岁都要下工夫的。至于感官认知,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方法,是按一定的次序进行的。
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由物体到名称),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色圆形的糖果盒”。反复的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关系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红色糖果盒拿给我”。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必须准备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
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物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了红色糖果盒并记住这个名称之后,就可以指着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这叫什么?”幼儿应该答出正确名称:“这是X X”。假若答不出,则再帮助他反复说到正确为止。(这样也可以训练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上这些原则和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都是极为新鲜却颇困难的,因为他的小脑袋瓜中对于红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印象。所以,父母要用绝对的耐心来用心做这件事才行。
此外,在你计划安排“亲职教务”的时候,必须注意孩子的年龄和他心智发展的程度,依感官发展的敏锐状况,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谨慎的思考策划,千万别着急。同时要记住,现行的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个步骤的进行,所以必须按照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