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三大后果
如果不及时给孩子断奶瓶,将会造成以下三种后果。
奶瓶性龋齿
诊断:通常父母亲在孩子1岁半左右才发现,孩子的上颚门齿靠近牙龈的地方,有白色脱钙的现象,慢慢地,颜色会由淡黄色逐渐变深棕色,若仍不加以控制,很快这种龋齿现象就会出现在牙齿周围一周。
主要形成原因:由于父母任由宝宝一面吸吮奶瓶一面入睡而造成的。宝宝的口腔内充满了奶水、果汁或其他含有糖分的饮料尚未完全吞咽下去,睡着后口腔唾液分泌减少,在口腔内温湿的环境中,食物与细菌作用而发酵,于20分钟内产生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破坏乳牙的表面结构而侵入齿质深部,出现严重的龋齿
可怕影响:因为龋齿提早失去乳牙,会造成将来恒牙的拥挤或歪斜,失去牙齿的正常功能,造成儿童生理发育上的障碍。
长远影响:
1 牙痛:无论大人或小孩,蛀牙都会令其感到牙痛和牙龈发炎,以致不能进食,严重
者更会导致发烧。
2 营养不良:牙痛导致他们不能咀嚼食物,继而影响营养吸收。
3 影响发音:当门牙被蛀掉,小孩会发不准需要用门牙才能发出的音调。
4 影响恒齿生长:乳牙的作用是维持恒齿将来生长的位置,如果乳齿过早脱落,恒牙的位置会被左右两边的牙齿占据,到时候恒牙便不能生长出来。
5 不敢笑:这是一个心理因素。由于没有门牙,所以年纪稍大的孩子便不喜欢笑,以免被其他的小朋友取笑,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社交及心理造成影响。
·缺乏自信和责任感
不少国外研究报告显示,小孩越早脱离奶瓶,改成自己拿着杯子喝奶,越能提早建立自信和责任感,对小孩将来是否有独立和负责任的个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长发育不良
在给孩子添加固定食物以后,大人要逐渐减少用奶瓶喂食的次数,改用碗筷、勺子、杯子等工具进食。如果继续用奶瓶,许多固体食物都无法摄入,这样将不能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供给,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孩子发育不良。
断奶瓶当及时
一般在婴儿9个月大的时候,其大拇指和手指的发育渐趋完善,较能互相配合,此时正是“断奶瓶”的好时机,可以训练宝宝用手拿杯子(最好是适合宝宝方便拿的大小、重量、坚固耐摔并有握柄的杯子)来喝奶。另外照顾者也需有“奶可能撒得满地”的心理准备,要有耐心陪伴宝宝度过每一次练习时的挫折,不能发脾气,这样的话,宝宝才不会畏惧尝试,才有可能顺利“断奶瓶”。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 下一篇:蒙特梭利教育警句
-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