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二战后,日本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幼儿教育也不例外。1948年日本颁布的《保育大纲——愉快的幼儿经验》就具有浓厚的美国色彩。大纲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崇儿童中心主义的课程。幼儿教育课程要根据幼儿期的发展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充分运用运动场、建筑物、玩具等,通过参观、韵律、游戏、谈笑、绘画、制作、观察、健康保育和节日活动等,发展幼儿的身体、知识、情绪和社会性。
随着日本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56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转向课程的系统化,强调主导作用。课程的编制着眼于与小学课程的衔接,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围绕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节奏和绘画制作等领域构建。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基础教育日益受到重视,1964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在五十年代大纲的基础上,以文部省公告的形式出现,突出其法律效力,强调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课程运作的合法性。
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使日本政府更加重视国民教育的每个阶段。1984年日本教育改革中,政府把幼儿教育列为改革重点之一,要求培养创造型人才并注意全面发展。1985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幼儿、小学、初中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的改革”的咨询报告。1987年教育课程审议会就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文部大臣提交了咨询报告。1988年,文部省发表了修改的幼儿园教育大纲的概要,在广泛讨论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89年日本推出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针对日本儿童社会性不足,自立能力下降;肥胖和近视增加,爆发力、体力和耐力下降;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不足,精神高度紧张等突出问题,日本《幼儿园教育纲要》就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幼儿园教育的根本方针是,根据幼儿时期的特征,通过环境来对幼儿进行培养”。幼儿教育的目标是:
①为了幼儿健康、安全和幸福地生活,要培养其基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奠定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②培养幼儿对人的爱心和信赖感,形成其自立和合作的态度以及初步的道德观念基础;
③培养幼儿对自然等身边事物的兴趣和爱好,使其产生对这些事物丰富的情感和初步的思考能力;
④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形成幼儿乐于通过说、听进行交流的态度和语言感觉;
⑤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培养幼儿丰富的感受性,使幼儿富于创造性。
总之,《纲要》强调幼儿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及生活体验,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基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作为中心目标。课程目标和内容围绕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现六大领域展开。
(cuckoo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