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欠账,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师资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吴清海建议,协调编制、人社等关键部门,出台政策逐步化解幼儿教师紧缺矛盾。
“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使学前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师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幼儿教师编制严重短缺,在职幼教身份得不到认同。二是幼儿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三是随着新的生育政策实施,幼教需求将随着新生幼儿增长而进入增长期,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加剧矛盾。吴清海建议,加强中央政府部门统筹,加大对《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的落实力度;出台政策,规范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等形式,逐年补充幼儿教师数量;全国统筹财政教育资金,通过统一政策调配,用于提高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生均财政拨款和实施专项补助的标准,解决临时聘用或政府购买幼儿教师服务的工资待遇,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表示,编制不足等也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公办园教职工编制严重不足。教师编制带来的财政拨款在公办园运行成本中至少占65%,由于运行经费没有来源,公办园不得不另外收费自行聘用教师,被老百姓称为‘公办黑园’。在当前严格控编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很难解决,但运行经费不解决,根本留不住教师。”
“最大的缺口还是在农村。”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表示,国家2010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后,乡村幼儿园数量大幅增加,2011年到2014年新增13899所,但仍存在较大缺口,无法满足百姓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