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古人说,文饭诗酒。儿童文学,特别是儿童诗就应该是‘酒’,让孩子陶醉其中,而不是追求受到了多少教化,积累了多少词汇。”日前,由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和辽宁省作协联合举办的“寻求突破与超越——辽宁儿童文学七作家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80岁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在发言时说。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对来自辽宁的七位儿童文学作家——车培晶、薛涛、王立春、刘东、常星儿、李丽萍、单瑛琪的创作进行逐一评点的同时,也就如何书写“中国式童年”的话题展开了探讨。
对童心进行准确“揣摩”
“儿童文学作家需要增强对童心的判断力。”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力认为,作家要摸清当今儿童的生存状态,摸清他们思想的脉搏和心灵症结所在,才能明确自己应该写什么、怎样写。
她说,如果将后工业时代的童心与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就会发现二者在本质上的异同。从儿童的自然本质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是其社会本质却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或正在发生改变,“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童心朴拙、率真、纯洁;而后工业时代,不但儿童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童心也带有市场化、媒体化和网络化的特点”。
同时,她强调,当前中国南北方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儿童所处的地域及家庭的小环境不同,使得童心带有特定的阶层性和地域性特征。儿童文学作家对此应该有所察觉,实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