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10月23日公布了第二批44所民办惠民幼儿园,这批幼儿园的收费基本在每月千元以下。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条新闻,栖霞区燕子矶街道某黑幼儿园,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家长们络绎不绝地把孩子送过来。尽管当地2年来取缔50家黑园,分流3000人,但仍有黑园前脚查完后脚开。
这两个新闻合在一起看,许多人或许觉得,随着惠民幼儿园的增加,农民工子弟就不用为入园发愁,黑园的社会隐患也就慢慢消除了。黑园之所以兴盛,无外乎两点:正规园不够用,进不去;价格比正规园便宜,民工子女能上得起。在推广惠民园的过程中,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吗?新增的惠民园都是存在多年的省优市优幼儿园,所以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空缺并没有补上多少。第二,惠民园的价格优惠是相对的。以某区20家惠民园为例,每月收费600元以上的有14家,占一大半。每年最低6000元的学费,堪比大学,普通家庭尚可接受,但对低收入者、外来务工者仍是高价。再说,这些幼儿园本身就是本地市民的入学资源,外来者又能分多少?
惠民园虽然已惠及市民,但对于化解黑园问题作用有限。让黑园没有市场,需要增加的是低廉学费的正规幼儿园。这便是专家呼吁的分类设立教育机构,根据不同收入群体,设立不同收费级别的幼儿园。如上海出台规定,在郊区推广农民工子弟幼儿园,鼓励资助社会办学,收费更加低廉。尽管数量还不够用,但至少满足了一部分需求。
你把桌椅收走,孩子就站着上课;你把床收走,孩子就睡地上。黑园成了“打不死的小强”,那是因为孩子入园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固然需要大量的惠民幼儿园,减轻市民教育支出的负担,更要针对这些身处城郊接合部、没有城市户口的群体,做比惠民还要低价的幼儿园,让贫穷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