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我们幼儿园比上高中、上大学还要难。”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幼儿园的园长汪芳说。汪芳所在的幼儿园是陇南市的省级示范幼儿园,每年的招生季节像汪芳这样的园长都尽量不接手机,因为各种“托关系”、“求情的”太多,最好的办法是“都不理”。
“入园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坊间流传着“公办园靠关系、私立园靠票子”的说法。于是,2010年,国务院发文开始实施学前3年行动计划,力图解决这一难题。
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幼儿园19.86万所,比2010年增加4.82万所,增长了32%;在园幼儿达到3895万人,比2010年增加918万人,增长了31%。
“3年行动计划”已经收官,不少官员指出,“入园难问题已经初步得到缓解”。
为什么幼儿园的数量增加了,但家长的心理感受并没有明显的转变呢?
不久前,第四届中国幼儿园园长大会在哈尔滨举行,继续探讨如何解决“入园难”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名园长和专家,试图解答“入园难”从“初步缓解”到“彻底解决”到底还有多少路要走。
“入园难”、“入公办园难”、“入好园难”并存
“我觉得学前教育从来都没有像这几年这样受重视。”在第四届幼儿园园长大会上,不少园长这样说。
学前3年行动计划保障了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相对充足的投入。黑龙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梅介绍,黑龙江省2010年到2013年在学前教育上投入累计达60多亿元。
成绩是空前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全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仍然不到70%。也就是说,到2013年年底全国仍有30%多的适龄孩子没有幼儿园可上。
而且随着“单独二胎”的放开,未来一段时间学前教育的压力还会增加。而且“二胎”的压力似乎比想象的还要大。“如果对可能到来的压力没有足够的预判,将来还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手忙脚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王化敏说。
她不久前就在北京郊区看到,一个不大的教室里挤着上百个孩子。这就是没有资质、教育质量无法保证的“黑幼儿园”。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选择上“黑”园?
因为老百姓身边的民办幼儿园收费太高,而“物美价廉”的公办园则太少。目前学前教育在幼儿园总体数量仍然存在缺口的情况下,公办园的缺口更加明显。
从政府投入很大的黑龙江的情况来看,3年来共改扩建、新建了将近2000所公办幼儿园,但是公办幼儿园的比重仍然没有超过三分之一。
一位来自南方发达省份的园长介绍,虽然现在政府明确规定,所有新建小区都要有配套的幼儿园的建设,但是,不少地方政府接手幼儿园后没有多久便转给了私人。
而今天,民办幼儿园的质量良莠不齐是真实存在的。与国外很多私立教育机构拥有慈善或公益性质不同,我国很多民办园把挣钱放在重要位置。他们在想方设法地节约成本。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持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研究”课题组,通过对2012年国内19个项目区(县)104所幼儿园(49所公办园、55所民办园)的深度调查,研究表明,民办园普遍存在的节约成本的最主要方式是:压缩玩具、教具的花费;减少水电费、取暖费的开销;降低教师培训费的支出等等。“这样的‘省吃俭用’,其代价是民办园保教质量的下降。”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说。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矛盾就显现出来:“经常有人找我帮忙进幼儿园,以前他们可能会说‘有个幼儿园就可以’,但现在会说,‘附近的公办园就可以’。”厦门市教科院的蔡蔚文老师说。
所以,在“入园难”、“入公办园难”矛盾并存的情况下,“入好园难”又使得“入园难”的困境层次更加多样和复杂。
没有合格的教师 再漂亮的幼儿园也留不下孩子
这几年各地在解决数量问题的同时也在着手提高幼儿园的质量。但是,速度过快难免顾此失彼,培养人才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建楼的速度的。
合格教师的匮乏成了大难题。据了解,这些年很多地方取消了幼儿师范,而大专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又无法满足幼儿园迅速发展对幼教老师的需求。因此,现在的职业学校纷纷办起了幼教培训。
农村幼儿园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
“在农村,有的地方一所挺大、挺好的幼儿园建成了,但是只能招上一个班来。”一位来自西部的园长说,很多孩子还是被千方百计地送进城市里的幼儿园。
“以前,我们这里70%是城市的孩子,30%是农村的孩子,现在这个比例反过来了。”汪芳说。陇南市地处甘肃、陕西、四川三省的交界处,交通非常不便利,没有直通的火车,汪园长如果想到省会兰州,至少要有八九个小时的车程。所以,很多陇南的孩子被父母带到了交通更发达的兰州或者南下进入四川,而甘南地区更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孩子则被送到了陇南市。
汪芳园长介绍,他们那里属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国家拨了专项资金进行灾后重建,“街上最好看的建筑就是学校”。但是一个幼儿园不能只有教学楼就行了,“教学设备、教学教具还有好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幼儿园。”汪芳说。
优质园带薄弱园“1拖N”会不会摊薄优质资源
为了更快地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不少地方都采用了一个优质幼儿园带几个薄弱幼儿园的做法,或者是把一个示范幼儿园做成培训基地,负责带动周边幼儿园共同发展。
这种“以强带弱”的“1拖N”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一个幼儿园的办学理念等重大问题,可以快速地使一个幼儿园发生转变。成都市机关二幼的园长贺芳有18年的幼儿园园所管理经验,现在,贺芳园长由原来的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成了3所幼儿园的园长。
但问题是,当新的幼儿园快速建成而成熟的幼儿园管理者不能快速补充的时候,原来的优质资源就可能不堪重负。采访中,很多“示范园”的园长都表示压力“山”大,原来的管理团队“标配”是“一正、两副、三个教务主任”,但是,现在这样的配备不行了,一个“班子”可能要复制到几个幼儿园,也可能要不断地产生“班子”,以便能迅速输送出去。一位园长说,作为示范园的他们担负着培训基地的功能,他们下面挂靠着十四五所各种性质的幼儿园,作为龙头的幼儿园要从办园理念、教师培训等方方面面对其余幼儿园进行培训,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也有难处,”一位教育管理者介绍,国家这两年对新建机构原则上要求“撤一个建一个”,所以,纷纷“办分园”也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民生领域的管理不能一刀切。”这位管理者说。
出路:开启第二个3年行动计划
“总体上看,学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是短板,长期的矛盾和问题还很难短时间解决。”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巡视员姜瑾说。
甘肃陇南的汪芳园长介绍,虽然专项资金解决了幼儿园的校舍问题,但是“教学设备、教学教具等的投入还需要很多。”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汪芳过上了赊欠的日子,现在还有一二百万元的债务。
姜瑾介绍,教育部正在准备启动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第一个3年,初步缓解‘入园难’,再用3~4年主要是解决学前教育科学化问题,现在我国的学前教育正处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教育部正在会同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同谋划第二个3年行动计划的各方面问题,使‘国十条’的很多问题真正落到实处。”姜瑾说。
另外,还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王化敏介绍,北京的顺义区也属于远郊区县,但那里的“黑园”并不多,“就是因为顺义的公办园非常多,大多数孩子都能到公办园去就读。尤其是在农村,不用非要盖多大、多漂亮的幼儿园,小规模、混合班都可以,可以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就可以。”王化敏说。
再有,还要下大力气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园的本质使命就是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把教育质量放在首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说。好的教育质量一定要求有高水平的园长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另外,在当前幼师队伍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不少园长建议,那些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非幼师专业的人才,如果有爱心、有责任心,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补充到幼师队伍中来。有经验证明,这些人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热爱幼教事业,他们在幼教行业中往往会走得更好、更远。毕竟“幼教行业除了有专业知识的要求之外,更需要从业者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王化敏说。(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