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克服“心理断奶期”,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表率作用。 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9月,又是一年入园时,一批学龄前的孩子,将告别自由自在的家庭生活,走进幼儿园,开始有纪律的集体生活。针对老师和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度过“心理断奶期”,让其顺利融入到教育和集体生活中以适应新的幼儿园生活等问题,记者26日走访了万福新村幼儿园等几家幼儿园。
开学四部曲之幼儿园
开栏的话
又到一年秋期开学季,不管是刚进幼儿园的儿童,还是小学、中学、大学的新生,都将在人生新阶段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以及新的学习方式。也许,有兴奋,也有惆怅,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开学四部曲》策划专题,通过采访老师、家长、专家,为即将跨入新阶段的学生支招,破解开学综合症。
1
家长一转身
宝贝哭立停
3岁的小萌娃琪琪是海甸岛万福新村幼儿园出了名的“小喇叭”。每天早上,只要两只小脚一迈进幼儿园的大门,哭声保证准时响起,老师和小朋友不用看都知道,是琪琪来了。起初,琪琪妈妈还绞尽脑汁地安慰,可是好说歹说,琪琪的“泪弹”却一刻不停发。后来琪琪妈妈在老师的建议下,索性不安慰不劝,“送完孩子扭头就走”。有意思的是,只要妈妈一转身,琪琪的哭声马上停了下来。
“类似琪琪的情况园里还有很多。”万福新村幼儿园徐园长说,现在有100多位小朋友在园里学习、玩耍、成长。“以往刚开学的那几天,幼儿园里哭声一片,好像战场似的。”园长笑着说,小班的孩子刚来时基本上99%会哭闹,撒娇打滚,抱腿不松,装病装痛,什么方式都有。“不过不到一个月宝贝们的情绪就基本上都能稳定下来,个别小朋友可能会哭闹两三个月,不过上到中班后,这种情况就不会再有了。”
2
安抚哭闹儿
各园有对策
据了解,为缓解幼儿不适应的情绪,各个幼儿园都有对策。徐园长告诉记者,有时候真的需要家长狠狠心、咬咬牙,果断离开。她建议,家长多对孩子讲讲幼儿园的趣事,提前认识几个一起上幼儿园的小伙伴,把宝贝最喜欢的玩具带来都是很好的提高孩子积极性的方法。“家长将宝贝接回家后,家长多和孩子交流在幼儿园一天的收获,合理适时地赞扬鼓励宝贝的良好表现,也可以很好地增加宝贝入园的期望。”
和平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入园第一天,老师会组织新生幼儿开展户外活动,“主要是通过活动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和焦虑。”海口华明幼儿园负责人建议,入园前家长可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告诉孩子幼儿园生活多么有趣,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切忌不能吓唬孩子:“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海口金山幼儿园负责人提醒到,第一天送孩子来上学,家长一般不宜在园内逗留很久,因为这样会增加幼儿的不适。
3
告别“入园难”
家长是关键
海师大心理学教授汪娟将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甚至大哭大闹的阶段称为“心理断奶期”。她表示,要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告别哭闹行为,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表率作用。她建议,当父母的纵有千般不舍万般不舍,都不要表现出来,给宝宝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宝宝相信在幼儿园里一定会开心快乐,没什么可担心的。其次,家长跟老师做好沟通和交流。每天接送时跟老师简单沟通,把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提前告诉老师,“要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老师提出的各项工作都要积极努力的配合,各种课后作业都跟孩子有效积极地完成。”
汪娟提醒,家长千万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表示对幼儿园的不满,因为家长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孩子很单纯,她看到的都是爱,来自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爱,如果你用大人的眼光来解释,会把孩子引入一个充满抱怨的世界。”
记者杨杰 实习生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