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幼儿园孩子的小手为啥放背后

2014-03-2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原标题:小手为啥放背后(且行且思)去幼儿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们稚气的小脸,端端正正的小身板,无一例外把小手背在身后。老师还会用儿歌来强化这种“标准坐姿”:“小手放背后,小脚并并拢,小嘴闭闭牢

原标题:小手为啥放背后(且行且思)

  去幼儿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们稚气的小脸,端端正正的小身板,无一例外把小手背在身后。老师还会用儿歌来强化这种“标准坐姿”:“小手放背后,小脚并并拢,小嘴闭闭牢”,每节课开始前,都要带领全班大声说出来。这时,如果有孩子动来动去,马上会受到老师呵斥。

  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由想起几年前的一幕。那是一个外国幼儿课堂,金发碧眼的老师在台上讲,底下却乱成一团:有的听老师讲课,有的聊天嬉闹,有的摆弄玩具,甚至有孩子挥舞着大棒,在课桌间穿梭打闹。令人意外的,是老师的“淡然处之”,仿佛见怪不怪、本该如此。

  值得玩味的,是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上课时,孩子们需要坐得端端正正吗?在很多人看来,当然!否则,如何维持课堂秩序?如何培养社会化习惯?甚至在幼儿教师考试答案中,“教师对幼儿坐姿的要求”都应是“坐稳且端正”,而非“幼儿自觉舒适即可”。

  可是,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孩子为什么不能坐得“自觉舒适”呢?最起码,为什么非要把手背在身后呢?一位幼儿教师也曾习惯于“小手放背后”,可就在一次做示范时,她突然发现,不到5分钟,自己的手就酸了,浑身不自在。她这才意识到,一味强调坐姿,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身体自由,甚至“剥夺”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原本应该集中在听课上的精力,耗费在了摆正坐姿上。

  “小手放背后”思维模式更大的弊端在于,束缚了孩子心灵的健康发展。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讨论中,“学生太听话,缺乏创见和批判精神”备受诟病。试问,一个从幼儿园起就被教育把手背在身后才是“好学生”的孩子,怎能不“太听话”?又何来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性思维呢?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