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爸爸去哪儿:走红的父爱教育

2014-01-2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爸爸为什么这样红关于父亲教子的问题,鲁迅在1919年即写过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近一个世纪后,“怎样做父亲”这个问题仍然困扰当今的年轻父母。尤其近年来,对父亲这一角色对子女的影响问题的探讨并不少——2007年,“中国首例私塾教育案”成为关注焦点,父母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父亲坚持的私塾教育方式受质疑。2011年,“中国狼爸”的出

  爸爸为什么这样红

  关于父亲教子的问题,鲁迅在1919年即写过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近一个世纪后,“怎样做父亲”这个问题仍然困扰当今的年轻父母。尤其近年来,对父亲这一角色对子女的影响问题的探讨并不少——2007年,“中国首例私塾教育案”成为关注焦点,父母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父亲坚持的私塾教育方式受质疑。2011年,“中国狼爸”的出现也曾掀起对父亲教育模式的大讨论。2013年,电视剧《小爸爸》的结局引发网络热议,人们对孩子富养、穷养之教育区别展开探讨。去年年末,《爸爸去哪儿》节目再次将“父亲”这一角色推到聚光灯下。

  《爸爸去哪儿》节目目前已播出12期,在节目中,5位明星还原到爸爸的角色,跟子女赴6个乡村进行生活体验。拍摄现场加上监控共有40多个机位、近100个小时的素材才能剪出一期节目。

  作家毕淑敏认为:“《爸爸去哪儿》的走红正是得益于生动活泼、真实感人的镜头。它尝试回答怎样做父亲的问题,让人们在微笑和感动的同时陷入思考。”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解读该节目走红的原因时说道:“节目名字如果换成‘妈妈去哪儿’,恐怕就不受关注了。因为,在中国,父亲教育缺失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这就是该节目受关注的根本原因。”

  毕淑敏说:“现代社会,大家的工作、生活节奏特别快,很多父亲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习惯性地认为照顾孩子是妈妈的事情。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一个男人,就要在外面打拼、挣钱,用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回馈孩子,以为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给孩子一个体面的背景,是爸爸的首要工作。”

  “其实作为一个孩子,金钱、地位对他们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亲人给予的爱,包括父母以身作则所传递的价值观,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毕淑敏认为,鲁迅在上个世纪提出的父亲教育之问,到今天都没有解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

  在《爸爸去哪儿》中,每位明星父亲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教育方式。如,“严父”演员郭涛、“迷糊父亲”导演王岳伦、“慈祥的爸爸”跳水冠军田亮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爸爸去哪儿》一书中,这几位不同类型的父亲样板被深度解读,他们各自的教育理念也以不同颜色的字体被标注在书中。跟着书中的文字,读者可以体验“一个好爸爸是如何炼成的”。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这句话在书中很打眼,它被写在讲述王岳伦父女故事篇章的提示词中。参与节目之初,王岳伦不擅长带孩子,不会做饭,不会给女儿梳辫子、穿衣服。但女儿却从不着急,反之,常以“爸爸永远是最棒”鼓励他。通过一段时间的提高,在节目临近尾声时,王岳伦照顾女儿时已得心应手。

  “在今天,好父亲需要面临许多新的课题与挑战。这几位明星爸爸在事业上各有所成,但在做父亲时却囧态百出。这说明成为好父亲需要不断地学习。”孙云晓说。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毕淑敏认为,首先,父亲需要陪伴孩子成长。这种陪伴未必是要陪孩子玩耍,可以通过电话、写信、甚至是写邮件完成。“孩子可以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和关注,传达这样的讯息特别重要。不能只在乎陪伴孩子的绝对时间值”。其次,毕淑敏强调:“父亲要教孩子怎样做人,不仅要给孩子讲道理,而且需要父亲在与孩子亲密相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这样,父亲的楷模作用才会显现。”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冷眼关注“爸爸热”

  《爸爸去哪儿》一度突破中国电视同类节目收视率,目前,“爸爸去哪儿”效应仍在继续。如,同款产品销售火爆。该节目中使用的书包、拉杆箱、玩具,甚至连吃饭用的碗筷,都已成为网络热销产品;再如,相同旅游线路的开发。该节目的拍摄地成为不少家庭旅游的线路,旅行社顺势推出与“爸爸去哪儿”相关的主题亲子游线路;又如,形成了相关文化链。即将上映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呼之欲出,不少出版社将亲子类图书名字冠以“爸爸”二字。

  这一效应最直接的体现即经济效益。此前,动画片《熊出没》的制作公司就关注“创意”、“研发”、“生产”、“销售”4个环节,形成了一条从创意源头到末端市场的全产业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创作者在创作喜羊羊形象之初,也考虑到将来开发衍生产品的需要,将角色的线条做得简单、色彩鲜艳,以符合衍生品制作和推广的便利性需求。《爸爸去哪儿》的产业链效应也如同这两个成功亲子形象一样,正在抢滩少儿产品市场。

  “爸爸热”的影响更体现在其引发的社会效应上。学者张颐武认为,《爸爸去哪儿》打到了一些父母的痛处:“更多父母意识到,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太好,承受力弱,应给让他们有更多锻炼的机会。”

  张颐武表示,该节目有一个重要提示:“人们往往认为,明星的生活非同一般,然而他们也回归家庭、注重亲子关系,这重申了核心家庭的意义和价值,对社会是一种正面示范。尤其是70后、80后多为独生子女,以3个人的核心家庭为中心,他们对孩子一直高度关注,因此,不少年轻父亲开始有意识地回归到传统家庭中。”他分析称,当下年轻家庭离婚率偏高,尤其是没有孩子的家庭,这证明核心家庭生活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构,更多父亲“回家”将会减少许多社会问题。

  毕淑敏在认同该节目、书籍正面意义的同时,也提出“意见”:“我希望该节目在设计上,不要单纯为了收视率而过分强调明星效应。应该让爸爸们碰到的一些更实在的现实小问题,如,孩子不愿意吃饭、贪玩等。该节目对此尽管有所触及,但还远远不够。”

  随着《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走红,及其引发了社会对家庭的关注,张颐武也看到未来大众文化的趋势:“今后大众文化娱乐领域会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关注家庭,让大家享受家庭快乐这样一种生活化的文化将会崛起。”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