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喜欢大都市的时尚、潮流,生活在热闹非凡的城市,除了能享受到繁华外,更希望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妙。
城市中有很多游乐场,游乐设施也不少见,跷跷板、荡秋千、滑滑梯等随处可见,孩子们聚集在这里也都能收获快乐,只不过这份快乐似乎缺少了一些大自然的气息。
我们小区也有个游乐场,游乐场中心就是一个大沙坑,沙坑虽然很显眼,但却鲜有人玩。后来得知,不是小朋友不喜欢玩,而是试图玩耍的孩子大都被家长呵斥制止,“别碰,这里的沙子太脏了!”“搞脏了衣服还洗不干净!”但这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剥夺孩子快乐童年的理由。
晨晨喜欢玩沙,在儿童游乐中心玩的环保沙不过瘾,在他的心目中,天然沙子是任何物品所无法取代的。
第一次去游乐场玩沙,晨晨没带工具,只能用手去抓,一位奶奶看见了说:“你别让小孩用手抓,沙子是很脏的!”
我谢绝了那位奶奶的好意,我想,小孩子脏点没事,只要不把沙子弄到眼睛里,玩完后及时清洗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就好。
晨晨玩得非常开心,在我的引导下,他将右脚的鞋子脱了,在沙子上踩了一个小脚印,看着沙子里有自己的小脚印,晨晨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迫不及待地将另一只鞋子也脱掉了,在里面欢快地踩着。路过的一位小朋友看到晨晨这样玩,也想过来玩沙子,但被一旁的父母强行带走了,说:“走,带你去荡秋千!”小孩落寞的身影渐行渐远,只有那不停回头的失落的表情无限大地写在了脸上。我虽无权评判他父母的做法,但试问,不让孩子去玩他感兴趣的,而一味叫他玩这个玩那个,这样的孩子能开心吗?
为了满足晨晨玩沙的兴趣,我特地给他买了一套玩沙工具,他常常欢喜地带着工具到沙坑玩。一回,晨晨用铲子在沙坑里挖了好大一个洞,把所有的小道具都藏在洞里,再用沙子埋住,然后说挖宝啦。旁边的两位哥哥看到了激动难抑,自告奋勇地过来帮忙挖宝,“哇,我挖到金条啦!”“啊,快跑,我挖到了炸弹!”小朋友们丰富的想象力真让人感叹,有了玩伴,晨晨玩得更尽兴了。
后来,因为游乐场改造,那个小沙坑也被填掉了,周围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沙坑了,晨晨失去了玩沙的机会。
于是我特意跑去一家建筑工地,要了一大袋沙子,将沙子摆在走廊的一个角落,把大自然“带”回家,让晨晨继续他的玩沙之旅。
如今,晨晨会在沙子上画画,还会做出一些具体的物体,比如蛋糕、人物的各种表情等等。
一次我过生日,妻子说要给我买一个蛋糕,晨晨听到后,跑到走廊的沙堆里做了一个蛋糕,然后将我们拉过去说:“不要买蛋糕了,我这里有!”我和妻子捧腹大笑,晨晨也跟着笑了。我们一起给“蛋糕”插上勺子,铲子做蜡烛,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这是我过得最有纪念意义的一次生日。
曾记否,上世纪80年代,三毛曾邀孩子去看海,领略自然的美,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一路上专注于游戏机,对海毫无感觉,于是,三毛就把这些孩子称为“塑料儿童”。
我们不妨自问一下,自己的孩子每天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有多少?他们喜欢室外,还是更爱“宅”在家里?他们是否害怕小动物等等,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
随着近些年城市进程的加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儿童脱离了大自然,自然也就领略不到大自然的美,甚至衍生出一些怪状,比如被小鸟吓哭、只爱概念上的生物,等等。
其实,孩子们本身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也喜欢去尝试,他们玩沙子泥巴,动手去捉虫。但是,由于大人的“排斥”和强加干涉,认为大自然的这些东西都是脏的,一见孩子动手就紧急喊“停”,将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给扼杀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长的态度无疑是孩子们是否会成为“塑料儿童”的关键。
所以说,让孩子们成为“塑料儿童”,让孩子远离大自然是当下家庭盲目教育的陪葬品。尽管不能让孩子们像我们小时候那样种菜、玩泥巴、与水牛为伴、到菜地捕蝴蝶,但是至少可以让孩子们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接触大自然,多去了解大自然,多带孩子去玩玩真正的沙子,去玩玩泥巴,捡捡石头,等等。
总之,为了孩子们的明天,家长们不妨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多些兴趣,多去尝试,脏点、乱点其实没有关系的。
某幼儿园张老师:我们幼儿园以前有个沙子坑,当时常常带孩子们去玩沙,但后来填平了,换成了其他游戏设施,我总感觉很可惜。
豆豆爸爸:我家豆豆很喜欢玩泥巴,每次都搞得身上脏脏的,每次都被他妈妈骂很久,其实我觉得只要不放到嘴巴里去,玩泥巴也没什么关系的。
把大自然丢失,这对孩子来说,还真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于培养他们的个性,或者是锻炼他们的身体,都非常不利。玩沙子作为孩子们接触大自然时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并不是如今环保沙和决明子可以替代的。我们可以想象,脏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可怕,只要及时清洗,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无疑是真实的,是最“原生态”的。
来源: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