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林露 实习生潘金洁琼)社会压力的增大导致自杀现象日益低龄化,今天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新蓉老师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在为网友分析青少年自伤、自杀问题时谈到,要防止青少年自杀不应仅寄希望于发现孩子自杀前的异常反应而需要长期关注孩子,帮助孩子做心灵亚健康预防。
郑新蓉认为孩子的自杀情况往往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更多是因为一些外在原因理性选择自杀,而孩子自杀的原因则更多样化,甚至包括模仿型、群体打闹型、赌气型等,因此其自杀前的异常表现难以观察。
她说:“我们与其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是否异常来判断他有没有自杀的念头,还不如从总体把握孩子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做好孩子的心灵的亚健康的预防,可能更重要。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科学了解孩子,孩子的一些健康心理指标,家长一定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