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青少年需要培养的最重要习惯之一,尤其是要引导儿童阅读科幻类作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忠告家长,应引导孩子阅读一些科幻作品。
与孙云晓的观点相映衬,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也曾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
在如今的科幻界,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科幻作品除了能够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阅读者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外,还能够开发想象力,传达向往未来的精神力量。在更大的层面上,科幻也是一种公民教育的方式,在思考人类、宇宙等终极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获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名垫底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
同样,在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美国专家评论,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应试教育扼杀想象力
在科幻作家韩松的记忆中,他上小学的时候,身边还有不少同学像他一样,对外星人、宇宙这样的神秘现象感兴趣,但慢慢地,这些同学就都转去看武侠、言情小说了。“小孩子多少会有一些兴趣,但拥有持久兴趣的人不多,其实他们本身的想象力不差,但上学上着上着,想象力就差了。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要求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这跟科幻所追求的发散思维是矛盾的。”
除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外,目前在中国,科幻作品在文学门类中仍然处于非主流和边缘地位,而且在中学和大学教育当中,科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几乎是完全缺失的。
韩松也曾做过一个对比:在中国,孩子们心中的圣地是少林、武当、华山或峨嵋,在美国,孩子们心中的圣地是硅谷、北极、银河系、黑洞;在中国,孩子们一张口就是“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铁布衫”,在美国,孩子们则常说飞船、激光炮、百变金刚、绿巨人和蜘蛛侠。让中国人骄傲的、家喻户晓的影片是武侠片《卧虎藏龙》《少林寺》《少年黄飞鸿》,而让美国人骄傲的、家喻户晓的影片是科幻片《星球大战》《龙卷风》《阿凡达》……“从这样的对比中不难看出科幻类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缺位,而这样导致的后果则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科幻让学生对自然产生兴趣
在科幻界人士看来,阅读科幻,是一种把孩子从应试教育里解救出来的方式。
“我们的孩子数理化考分都特别高,但没有兴趣,觉得只是冷冰冰的公式,学完之后都想逃离数理化。而通过科幻作品这种形式,他就可能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科幻不是唯一的选择,最起码是一个思路。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就能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有思考和探索新世界的空间,而不是我们给他们书本,告诉他们答案,让想象力在应试教育中被扼杀掉。”
科幻作家韩松记得自己第一次受到科幻的震撼,就是读到《科学画报》上的一篇苏联短篇科幻小说,里面描写了地球人和各式各样的外星人共同遭到囚禁,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叛逃。“很兴奋,想象力的门一下就打开了,我就开始想象宇宙中会有什么样的生物,会发生什么事情,通过什么科学手段可以到那里去。”事实证明,读科幻小说和学习成绩并不矛盾,韩松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感到,“想象力变好了,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就会增强,记忆力也会变好,更能够捕捉到要点。”
专家忠告:儿童应尽早阅读科幻作品
“读科幻读不懂也不是件坏事,因为读不懂的话,你可以自己去探究。”80后科幻作家陈楸帆记得,小时候在科幻小说中遇到看不懂的情节时,他就会去找一些科普类、科学类书籍来看,或者在网上搜索,和他人讨论,直至搞懂为止。到现在他觉得,“小时候看的多远,能决定你以后走得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