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陈女士致电本报称,自己4岁的女儿在贵阳某幼儿园就读,近期接到了老师布置的多项作业——包括用油纸做雨伞,做可以推动的玩具车等,她感觉这些作业难度太大,孩子们不可能独立完成,这样做既苦了家长,对孩子们也没什么益处。
10月30日中午,陈女士的女儿说,老师让做小雨伞(放在饮料杯上的小装饰品),三天后交。陈女士说,刚开始自己还到饮料店拿回了一个“样品”,回家依样画葫芦,但实际操作起来,才感到困难重重。“别看这么一小把伞,它的伞骨结构很复杂,由十几二十根小木棒拼成,这些木头长短粗细要一致,再一根根地粘起来,一般的胶水根本不行。”陈女士说,自己折腾5个多小时后,决定放弃。“别说是孩子,连大人都感到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1日,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读幼儿园的孩子,也被布置了类似的作业——用皮球做地球仪。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为这事折腾了三天,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看不下去”。
对于家长们所说的“高难度作业”,贵阳某幼儿园的张老师表示,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布置这些作业,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模仿、观察能力,孩子们的成果也可以互相分享,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有些老师没有掌握好作业的难度,而造成了这种现象。专家表示,幼儿园向孩子布置手工作业,关键是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等,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若一味提高难度,反而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