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真触动:聊孩子成长故事哪个爸爸最称职?
编者按:“喏,我把检讨书交给你了!”写完稿上交的爸爸劈头盖脸就给小编来这么一句。你看,这爸爸当得是有多“不容易”啊!这次我们约了几个不同职业的爸爸一起来聊一聊他们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你们看,哪个爸爸最优秀呢?
■“捉急”爸爸
真人秀
真触动
爸爸:橙子哥
职业:报纸编辑
上周末的某个晚上,在我的鼓动下,六岁的儿子难得地静坐在沙发上,和我一起看《爸爸去哪儿》重播,看到某些戳中笑点之处,父子俩哈哈大笑:“你也说过同样的话”“这个动作和你很像”……孩儿他娘在一旁醋味泛滥及时评价,说“真是一对无聊的人”。
不可否认,这个“真人秀”脱离了低俗趣味和矫揉造作,走上了回归本真的康庄大道。从内容发展的可预期上来看,与其说是个真人秀,还不如说是个纪录片。五对明星父子(女),在摄像机下生活,尽管有“村长”设置各种任务,但孩子们的生活细节没有剧本,爸爸们带孩子的功夫不能突击提高,所以,贵在真实。
不由自主对照检查,身为父亲的自己,曾经或者正在努力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吗?有循循善诱而非简单粗暴地教育孩子吗?有抽出足够多的时间陪孩子游戏、旅游、谈心吗?有独自为孩子做过一顿像样的午餐吗?
陪儿子成长两千多个日夜,我一直致力于和他做朋友。儿子小顽皮,情感小丰富,10个月大时,和我半月不见的他咧开小嘴一笑,居然蹦跶出“爸爸回来了”5个字,惊愕得我瞬间石化。别以为这是传说,我相信,这是亲情的魔力。交朋友的过程很曲折,此处略去三千废话,唯一要提及的是“真诚地玩”,当你趴在杂草堆里身临其境地和他与“僵尸”战斗时,试着偷瞄他激动的表情,你会发现,朋友关系正在“战场”里茁壮成长。
看了《爸爸去哪儿》,扪心自问,目前至少还有两点很让自己“捉急”:1、陪儿子做游戏的时间还是太少,建设“说悄悄话型”亲子关系还任重道远(说真的,看到模特张亮深夜和儿子卧谈,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啊);2、恨,我可怜的厨艺。抓紧学吧,为了突如其来的果腹之需,至少得有就地取材随便做的本事吧。
我想,《爸爸去哪儿》于我而言,最最要紧的触动大概就在这里吧。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他(她)的童年被涂染什么样的色彩,在于父母,在于我们。
来吧,趁还来得及,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好爸爸
跟着儿子
回到童年
爸爸:庞科军
职业:小学教师
学着做父母,大约是很多人成为父母后的选择,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而最好的老师,一定是孩子。因为,你真正把孩子作为一个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教育”的对象的时候,你会觉得,教育孩子也是在回味自己的童年。
一日,和小能在小区里锻炼,邻居大伯走过来,说:“你儿子很听你的话的哦!”我笑了一下,儿子忍不住了,大声说:“他也很听我的话的!”我听明白了,赶紧说:“我是很听他的话的!”儿子一溜烟玩皮球去了,留下大伯一脸愕然站在那里看着我……
瑞吉欧教育创始人——马拉古奇说孩子有100种语言。要读懂孩子的语言,最好就是把自己当成孩子,与孩子一起思考,一起欢笑。
都说现在的孩子缺少“上学路上”,儿子每天坐在电动车后面,一路上我们会神聊各类话题,主要是我听儿子说话。小能很会问问题:“老爸,一千公斤是一吨对吧!”“对啊!”“那一千公里呢!”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今天,我们张老师的话很卡通,他说不要一口吸成大胖子!”,哦,用“吸”字在儿童眼里不是错误而是卡通,说完,我们两人就哈哈大笑起来。有一天更离奇,“爸爸,我昨天看见一个和省博物馆一模一样的建筑!”虽然心中纳闷,我还是毫不犹豫地说:“哦,这个要去看一看!”一路听儿子指挥,走到环城西路,儿子手一挥,“你看,那个建筑和博物馆很像啊!”我定睛一看,这本来就是博物馆啊,角度不同而已。我顺着路骑车过去,儿子终于明白他看到的就是同一幢建筑。
接触自然是孩子的本性,我总是认为:孩子与自然有天然的亲近感,跌摸滚爬,在自然中孩子就慢慢具有灵性。儿子很喜欢到小溪抓小虾,每次都是我拎着小水桶跟在后面。一次,他动作太大,陷入了泥潭,淤泥很深,孩子的一双洞洞鞋找不着了,裤子上也是泥迹一片。“可惜裤子弄脏了!”儿子有点遗憾地说,其实他是在“火力侦察”我的反应。“有什么关系呢,回去冲冲就好了么,裤子脏了也有好处,你现在可以大胆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了”。儿子一听,可高兴了,城市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他很惬意地坐在小溪边的石头上继续抓小虾。赤脚一回到家,我大声一嚷:“今天,小能摔到泥潭里自己爬起来了!”夫人自然心领神会,儿子早在一旁乐呵呵地安顿自己抓来的小鱼小虾了。
其实,你依赖儿子的时候,也会逐渐回到童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囧爸爸
难控
两列“小火车”
爸爸:徐敏
职业:科研管理
2010年2月,大宝、小宝响亮的啼哭声撩破了孤寂已久的二人世界,双胞胎的加入,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挟裹进来,加上阿姨,我们瞬间就成为一个庞大的家庭,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
去年,大小宝开始上幼儿园托班后,作为理工男爸爸的我,自然被赋予了知识技能教育的重任,于是信心满满地上岗履职。上岗前我查了不少资料,希望能亲自教学给予她们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没想到现实很残酷,两个小家伙很难“搞定”,这一年来的“教学”状况百出:刚想上英语课,却总会突然出现“意外”——简直无处不在的一根棒棒糖、一个玩具就会使两个宝宝兴奋不已,根本无心思学习;大宝认真看书时,小宝却骑了个扭扭车过来拉大宝一起玩,严重破坏了“课堂纪律”……
家庭教育举步维艰,好在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不错,两个女儿也在快乐地成长,和爸爸有时亲密,有时又视你如无物,我总感觉有力使不上,女儿们像两列小火车驶离了爸爸心目中理想的轨道,问题在哪呢?
最近看到《爸爸去哪儿了》的节目,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展示72小时的乡村体验生活,爸爸一人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并由父子(女)共同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明星爸爸在面对诸多问题时也会显得手足无措,在这些爸爸身上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感触颇多。
由于家里诸多长辈给予孩子们足够多的照料,做爸爸的我以为不再需要给予她们生活上的关心,而只要负责知识技能类教育就行(事实上这类教育很少有机会在家开展,大家庭总是显得那么忙碌),殊不知因为缺少足够的关爱,我无法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父女关系成了她们情感世界里重要但不是必需的东西。当妈妈上班她们情感孤独时就会很依赖你;当有引起她们更感兴趣的事物出现时,她们就会变得非常不听话,甚至无法控制。
3岁的孩子已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改变从小事开始,我尝试有空就经常去抱抱大宝、小宝,交流幼儿园发生的趣事,尽管她们还无法完整表述自己的见闻,但还是很愿意讲给爸爸听;陪她们一起玩贴贴纸、拼图……终于,最近的一个晚上,大宝、小宝,在我独自管理下,第一次各自吃完了晚饭、擦好了桌子、刷完了牙、给爷爷敲背表达对辛苦工作长辈的慰问,并破天荒自觉地早早上床睡觉……
或许,经过努力,我还能引导这两列小火车的行驶方向。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