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教育中的一条公理,但遗憾的是,仍然有不少家长在这个“绝对正确”的教育原则上存在认识误区。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的新书《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出版,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孙云晓,探讨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时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并给出了培养习惯的正确方法。
误区一:
习惯会束缚孩子的创造性
不少家长认为,习惯似乎经常跟刻板、顺从相伴随,在强调个性和创造性的今天,仅强调习惯似乎不合时宜。
“习惯是对人的解放还是成为人的枷锁,取决于你养成了什么习惯。如果是养成爱运动、爱读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做事有计划等好的习惯,自然是对人的解放;如果养成做事拖拉、言而无信、依赖他人、没有责任心等坏习惯,自然是成为人的枷锁。”孙云晓说。
孙云晓常常举自己的例子。
“我11岁那年赶上文化大革命,”孙云晓说,在此之前出身在工人家庭的他基本没读过什么书,一天,孙云晓的哥哥所在的技校准备烧书,年轻的哥哥不忍心看着那么多书被白白烧掉,就悄悄地藏起了一书包的书,“就是这一书包书改变了我,我被书中的世界深深地震撼了。1966年的冬天,我有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孙云晓说。
从此之后,孙云晓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正是这个习惯让孙云晓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好像一下被从一个黑暗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一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孙云晓说。
孙云晓指出,不少孩子之所以被父母反复数落,其实是他们被一道道坏习惯的枷锁捆住了手脚。比如,一个孩子没有养成睡前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的习惯,那么他会经常丢三落四,不仅经常会把自己陷于慌乱中,同时还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每天被这些事情纠缠的孩子,怎么能全身心地思考问题?怎么会有从容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习惯培养是一把双刃剑。因此,习惯培养的原则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习惯培养的目标是解放孩子的大脑,让孩子从一些低级的、束缚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孙云晓说。
误区二:
习惯的养成重开始轻结果
孙云晓认为,现在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很多提法和做法都是很好的,但问题是,我们经常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启动仪式,后面的执行怎样、是否最终落实到孩子的行动上了,反而没有人关注了。“就像烧一壶水,我们只关注了前面那50度,剩下的50度没有人管了。” 孙云晓说,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误区,经常把要求“武装到了嘴,但是最终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孙云晓对孩子习惯养成的关注,源自2001年起负责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
长达10年的研究,让孙云晓及整个研究团队有了很多重要发现。“习惯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孙云晓说,其中,被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遵从,主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认同,自动阶段的心理特征是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两个转化: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的转化。
因此,习惯的最终形成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训练过程。孙云晓介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出现,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成为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孙云晓说,因此,习惯培养的开始一个月是关键时期。
习惯养成可以分六步走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孙云晓说,好习惯是可以迁移的,自己这辈子就得益于三个好习惯:阅读、写作和合作。
孙云晓提出了五条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形成的习惯:学习、仁爱、负责、尊重和自制。同时,孙云晓认为,习惯的养成可以分为六步走。
第一步是提高认识,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好习惯和改掉某个坏习惯产生兴趣,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向往和自信;第二步是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第三步是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第四步是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第五步是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第六步是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孙云晓强调,“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我们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