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8 08:53
孩子是家庭的寄托、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为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日前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指南》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孩子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强调“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的质量”,将学习品质视作儿童入学准备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才是教育任务的核心。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孩子的学习,努力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美好童年呢?
思考之一:孩子的发展要了解,让爱不再盲目
3-6岁的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能力发展年龄特征,即使相差几个月,孩子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学习能力,以及非智力心理素质都会有显著差异,而这些正是因材施教的根本。《指南》给出的儿童关键期的发展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指导,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很多家长也曾阅读过形形色色的育儿宝典,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课程,众多教育理念让我们错误地认为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能教育出一个成功的孩子。但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往往无法复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是我们教育的不二法门。
思考之二:孩子的成长能参与,让爱做得更好
《指南》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教育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是给教育者的,更多的则是给爸爸妈妈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孩子的成长是场马拉松,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起跑得晚一些,并不能影响整体的进程,因为长跑拼的是能力,靠的是耐力。对于孩子而言,学前教育,便是一生的奠基工程,地基挖得深,夯得扎实,将来才能建造起坚固的高楼大厦。
思考之三:孩子的特质需熟知,让爱走得更远
《指南》中提出了许多教育目标,从孩子的目标达成情况可以窥见个体的特质,清楚孩子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在哪里,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只有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避免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让孩子自主参与、主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主人。《指南》是一本师幼、亲子共同的“成长册”,更是一本强调自主探索的“经验集”。我们要抵制那些以牺牲孩子童年快乐为代价的极度功利教育,把童年的快乐还给孩子。一个人没有快乐的童年,这不仅是孩子的不幸,更是教育的悲哀。《指南》既是教育常识的回归,也是人性的一种回归。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科学教育,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如毛毛虫一般,在自己的翅膀上开出美丽的花儿。(王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