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有招
火灾、地震、踩踏事故……出现在新闻里的灾难看似遥远,但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本期《育儿有招》围绕安全话题展开讨论,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救中心赵洁医生、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幼儿园园长何琳芳以及该园家长代表围绕消防安全展开讨论,聊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增强孩子的自救能力。
节目现场,嘉宾和观众一起总结出4件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事。
排查家中安全隐患
家长代表家明妈妈每年寒暑假前,都会带孩子分区域检查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灶台旁边是不是放了易燃物品,电水壶的保护装置是否灵敏,阳台上是否堆积了太多易燃物品,卧室和客厅取暖设施是不是离床和沙发太近等等。男孩小卫每天睡觉前都会提醒大人,电器开关有没有关,煤气上是不是在烧东西。
赵医生介绍,每年送来的烧伤病人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消防通道被堵塞而耽搁了逃生时间。他认为,这种“大手牵小手”,一起讨论、一起发现的过程,对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非常有帮助。何老师建议,对于小年龄的孩子,可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家中的危险隐患。
学会正确报警方法
万一发生紧急情况,学会使用应急电话,正确报警非常重要。何老师建议,小班的孩子可以聚焦于应急电话的认知,通过互动游戏教会他拨打电话的方法。拨打报警电话,除了说清楚所在方位,有两点一定要叮嘱孩子:一是一定要离开火源点打电话,二是不要表述完了之后急于挂电话,应该确认对方已经清楚所有信息后才能挂断。何老师强调,家长别忘了约好一个全家人疏散以后的户外集合点,避免慌乱。
亲子制作逃生地图
何老师介绍,在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幼儿园,中大班都会要求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张家庭消防逃生图。中班会建议由家长来画一些简要的家庭平面图,用箭头标识各个房间的出口;大班则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孩子自己绘制逃生图,一个房间找两条逃生路线,有条件的话和爸爸妈妈在家里按照路线试一试。
留意公共场所逃生路线
何老师自己也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女孩的妈妈。从孩子小时候起,每次出门,她都会引导女儿观察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在哪,看看哪里贴着逃生路线图。她曾经在旅途中,组织同行的几个孩子在宾馆里做过一件别人看来很“傻”的事情——在宾馆里进行消防逃生演练。大家先看门后的消防逃生图,然后快速找到毛巾,浸湿之后捂着鼻子逃生,并到事先约好的户外集合点集合。何老师认为,坚持这么做,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他对周围事物有良好的观察能力,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成为一个从容不迫的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