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幼儿园更应立之为公 学前教育应回归公益
2013-01-10 09:32
广东东莞两会正在召开,一份《东莞市2013年市级部门预算草案》泄露了某些“天机”:东莞三家机关幼儿园2013年的财政预算支出高达2776万元。事实上,这三所幼儿园仅接收机关单位职工子女或市属公办学校教职工子女。有东莞政协委员指出,东莞可参照广州做法,将这些公办优质幼儿园释放部分名额向社会公开招生。
根据《草案》,这三所幼儿园包括东莞机关幼儿园、东莞机关第二幼儿园和东莞实验幼儿园,2013年财政预算支出分别为1055.11万元、1083.32万元、637.8万元。就读这三所公办幼儿园一样需要缴纳学费,并按照全市统一标准,因为是省一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是每月650元。
乍看起来,“三家幼儿园瓜分数千万财政预算”的新闻确实抓人眼球。但就像戴电子表的不能指责戴劳力士的就一定有猫腻一样,地方发展各有各的层级,仅凭这些数字,很难坐实预算支出的非正义性。其实,对发达地区来说,公共财政对幼儿园多支出一点,算不得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无论怎样的支出数字,能否经得起以下三个层面的考量:
首先,巨资打造的公立幼儿园,自然不能成为“官二代”的俱乐部。公立幼儿园名额供不应求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三家幼儿园名义上是机关幼儿园,但从相关预算草案看,显然不是机关在埋单,而是纳税人财政兜底。那么,出于基本的公平要求,年耗资数千万元的三家幼儿园,也不宜只对机关职工子女开放。譬如,广州去年就出台了 《广州市公办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以番禺区做样板,在全区的14家公办幼儿园中,拿出包括直属机关幼儿园在内的几所幼儿园作为改革试点摇号入学。这一做法尽管引发部分机关工作人员不满,却在坊间成为美谈。的确,既然是公办幼儿园,不管你叫什么“名字”、穿什么“衣服”,理应服务公益、裨益民生,在僧多粥少的时候,更不能抱团霸占有限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