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江西省贵溪市滨江镇,一辆载有17人的7座面包车坠入水塘,致11名儿童死亡。目前,贵溪市政府副市长等12名事故相关责任人已被停职检查。
从刑拘肇事司机到关闭幼儿园,从赔偿遇难幼儿家属48万元到迅速启动问责机制,积极善后,体现了不苟且、不回避、不姑息的诚意与决心。只是,那11名溺毙在冰冷河水的孩子看不到这一幕,他们还没来得及绽放的人生,再也无法指向美好未来。
问责,才能告慰死难儿童;反思,才能遏制悲剧。如果早一点关闭幼儿园,早一点查处超载校车,悲剧或可避免。梳理近年来发生的校车悲剧,不难找出它们的共性:校车不达标、超载、超速……因校车事故频发而催生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今年4月正式施行,该条例对校车已经出现的问题、可能存在的软肋都有所着墨,可仍然无法阻拦一些校车驶向死亡终点,原因在哪里?
发现病灶容易,开出药方也容易,但是,现实中,偏偏有人不照方抓药,甚至干脆把药方扔在一边,钝感如此,悲剧能不重演?而反思这起校车事故,除了看到灰色监管,还应该看到,在一些僻远乡镇,对不少孩子来说,无论优质校车还是正规幼儿园,都还是梦想。比如,当地政府之所以没有及时关闭幼儿园,是因为一旦关闭,这些孩子将无园可上;而这辆寒酸的面包车,根本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校车,而是园长用来接送孩子的“私家车”,质量没保证在所难免。
根据教育部去年发布的公报,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多达近半数适龄孩子无法入园,这是无法回避的严峻命题。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500亿元的财政投入,也许无法保证所有适龄幼儿都有园可上,但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的思路却值得关注。
如今,我们正阔步走在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路上,但学前教育并没有纳入免费义务教育体系。为弥补学前教育发展的短板,就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世人吁盼已久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今年已然实现,教育大投入的阳光也应该照进学前教育。这样,上不起、上不了幼儿园的孩子也就能更好地感受到公共财政的暖意、公共政策的善意。
因此,遏制校车悲剧,不能止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提振责任意识,不加大教育投入,不破解关涉留守儿童的制度之结,校车悲剧就很难消失。为校车护航,就是为生命护航;保证孩子受到良好教育,就是播种美好未来。惟愿开往春天的校车,能够载着孩子走上安全而明媚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