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面对“难贵乱”:流动儿童渴求不流动的幼儿园

2012-12-23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入正规园难,入民办园贵,入非正规园乱流动儿童渴求不流动的幼儿园流动儿童入园问题调查(下)  2004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和研究生们来到四环农贸市场调研,发现卖货的家长无暇照顾孩子,他们的孩子浑身上下

入正规园“难”,入民办园“贵”,入非正规园“乱”

流动儿童渴求不流动的幼儿园——流动儿童入园问题调查(下)

  2004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和研究生们来到四环农贸市场调研,发现卖货的家长无暇照顾孩子,他们的孩子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满市场疯跑玩耍。于是张燕创办了针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公益组织——“四环游戏小组”。9年来,已有500多个孩子从这里“毕业”。新华社发(李方宇 摄) 

  ■本报记者 常晶 见习记者 王泱 

  没钱、没户口、没“七证”,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的流动儿童,遭遇着入正规园“难”,入民办园“贵”的境况。由此催生的没房、没许可、没师资的“黑园”遍地开花。安全隐患、小学化倾向、升学没保证,“乱”象丛生的“黑园”成农民工最现实的选择。 

  谁来管管这些孩子的教育?非正规的打工子弟幼儿园是否能一关了之?记者调查走访了北京海淀区、石景山区、昌平区的部分非正规幼儿园和农民工的家庭,并就此问解国内相关教育专家。 

  留守、流动还是流浪 

  回不去的老家,留不下的北京 

  “我要搬家到安徽了”,一个胖胖的、衣服脏脏的小女孩告诉记者。这个小小的孩子,已经随着四处打工的父母搬迁了好多次。 

  “被城市化”的流动儿童群体处于不稳定的成长阶段,是接受教育和发育身体的关键时期,然而,流动儿童特殊的生活环境,往往使他们错过最好的受教育阶段。 

  翁春燕没读过一天书,一个字不认识,现在北京也没有工作,家里收入全靠高强一人,但他们一家对孩子上学的事情一点也不含糊,3个小孩到了上学的年纪都没有辍学。“不上学,不识字,太难了!”翁春燕推着电动车上的两个孩子,带记者到家里串门。 

  在这间15平方米的小屋子,桌子收拾得整齐利落,床铺上浅色的床单干净平整,被子整齐地叠在床头。事实上,根本看不出来这是收破烂人家的住处。 

  3个孩子围在电视旁,欢乐地学着《大风车》里的舞蹈动作。只见3岁的小儿子,一只手吊在暖气管上,另一只手扒住墙,一个跟头翻到了窗户上,活像一只胖胖的小猴子。记者看到后,吓了一跳,赶紧提醒翁春燕看好孩子,她则一点不担心孩子摔下来,眼里露着幸福的微笑,让他们尽管去玩耍。“小胖猴”下来后,搂着妈妈的大腿撒娇,翁春燕毫不吝啬大大地亲了一口他。 

  翁春燕跟记者分享道,让全家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是大女儿从同心幼儿园考上了北辛安小学,“当时从150个孩子中选10个,我闺女考上了!爷爷还给买了一个大蛋糕!”  

  很多人认为,和流动人口一样,流动儿童的主要特点是“流动”,他们在流入地短暂停留后,又会继续流动并最终回到老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记者采访幼儿园家长时,他们普遍觉得在北京生活太累,“但是俺们也不想回老家,在老家种地今天旱、明天涝,看天吃饭!在这打工,每月到时候就发工资。”问到他们担不担心由此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家长说:“俺们村连幼儿园都没有,到县城上学孩子太小太远,怎么说在北京还有地儿上学,慢慢会更好吧。” 

  同心幼儿园创办者马小朵似乎更愿意从深层次来认识这个现象,“现在农村已经衰败了,一是回去没有就业渠道;二是农村的地越来越少,而且农民工的孩子出生在北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会种地了。农民工的身份很尴尬,他们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工人;如果接受不到教育,相对于‘官二代’、‘富二代’,他们的孩子是否也注定要成‘民工二代’?”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