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前教育的未来在哪里?(二)
2012-12-12 08:21:00 来源:
4、香港幼儿教育团体联署声明:要求政府落实,全面资助幼儿教育。(陈典 摄)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一:香港社会如何保护幼儿?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二:香港如何确保幼儿教师质量?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三:在香港开办幼稚园需具备哪些条件?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四:香港幼稚园教育有什么特点?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五:在香港读幼稚园要花多少钱?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六:香港幼稚园校车如何保证安全?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七:香港幼儿的一天如何度过?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八:内地幼儿如何在香港上幼稚园?
“十问香港幼稚园”之九:香港幼儿家长如何影响学前教育?
编者按:
你我都曾是幼儿。幼儿长大后,又成了你我。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也折射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近年来,国家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现状依然堪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民网驻香港记者经过深入采访,推出“十问香港幼稚园”系列报道,对香港学前教育进行全方位介绍,希望能给内地的学前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香港学前教育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改革空间。
香港回归之前,政府对学前机构缺乏监管,校内行政、课程以及教学都不受政府影响。当时教师学历低,校长和教师均缺乏培训,学前教育素质参差不齐。中三(初中)毕业就可以做幼师,也不需要任何资历证书。近些年,香港学前教育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世界教育改革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回归后的香港特区政府决心改善学前教育。
政府推行学券制资助学前教育
2006年,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在《2006-2007年施政报告》提出推行“学前教育学券计划”,向全港全日及半日制非牟利幼儿学校(幼儿班、低班、高班)及其家长提供资助,目的在于减轻家长的负担,以及改善学前教育师资和素质。香港学券是参考西方国家的学券政策再结合本地情况制定而成,是近年来重要的教改之一。
近年有很多地方如英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实行学券计划,家长既有学校选择权,政府又可维持对教育的资助,学校更可以民主方式公平竞争,从而提升学校的素质。
2007年9月,香港正式推行“学券制”,家长有选择学校的权利,学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和自我完善的动力。2007-09学年间,每名合资格的儿童,每年可获价值13,000港元的学券,但家长要先为子女申请“学券计划资格证明书编号”,然后交由参与学券计划的学校代为向政府兑现,其中一万元是资助家长缴付子女学费,其余三千元是资助学校(包括教师培训和让学校增聘代课教师以减轻正在培训教师的工作量)。到了2012-13学年学券金额调整至16,800元。参与学券的学校可额外获得一笔拨款和租金/差饷/地租。
初期的香港学券如西方学校一般,既资助家长,又资助学校。可是根据2010年12月《学前教育学券检讨报告》指出,到了2011-12学年,教师发展资助会由2007年的三千元逐步削减至零元。此外,参与学券的学校必须通过政府的素质保证视学,否则会丧失参与资格。
香港学前教育问题多多
学券计划推行初期,的确获得不少民众的好评,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幼师压力大,出现流失问题。何文田循道卫理杨震幼稚园樊淑葵校长认为,外评工作繁多,评审结果对学校影响大。“老师上完课还要做评审工作,没有额外加班费。教学之外要做大量行政工作,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很多老师承受不了压力就走了。”
其次,全日、半日制家长享用相同面额的学券,对成本较高的全日制学校不公。“学券制”的资助方式是按人头计算,也就是说,全日制学校得到一张学券,半日制可得到两张,无形中对全日制学校资助减少了。“我们学校全日班越来越多,教学成本变高了,得到的学券却变少了。没办法,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读全日制,我们也不能为了盈利不顾家长需求。”香港基督教布道中心乐富幼稚园校长李玉仪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