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祝筱筠)现在无锡不少幼儿园都开出了“适应班”,孩子在9月1日正式上小班前,要提前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到学校上课。记者了解到,其实“适应班”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存在,但仅限于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办幼儿园。今年为啥遍地开花?昨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幼儿园。
各类幼儿园纷纷开出“适应班”
“适应班”对无锡幼儿教育还算是个新名词,两三年前,一些大型幼儿园由于生源量大且来源复杂,以及学校教育的需要,开始在开学前设置一个“短学期”,提前1-2周的时间让不是在本校上苗班的孩子来园适应,每天用半天时间,让孩子熟悉老师、教室以及形成部分自理能力。今年不少中小型幼儿园也开设了“适应班”,或者称为“新小班”。一所中型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一次开设“适应班”,以往大部分孩子都是苗班升上来的,但去年因为师资和场地原因不再招收苗班,今年的孩子不少是“陌生”面孔,所以还是有必要提前适应一下的。
提前“解决”部分孩子的不良习惯
机关幼儿园负责新小班的许文瑾老师告诉记者,“适应班”遇到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上厕所和吃饭。因为很多孩子在家里都被大人照顾得“太好”,老师的工作就是教育男孩子怎么上厕所不弄到裤子上,女孩子怎么使用蹲坑。教孩子吃饭的时候怎么认桌子,怎么自己用勺子吃。当然也有一些孩子会很“个性”,“不吃就是不吃,这个时候就要和家长沟通,包括在开学后会特别去关注调整这个孩子的这些方面。”该园陈栩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认为开“适应班”,只是让孩子适应学校环境、老师和同学的一种方式,也是学校和家长以及孩子沟通的一种方式。一些孩子在开学后一个月还哭闹,需要老师抱着睡觉,或是每餐饭都要阿姨喂送,牵涉了一定的精力。而开设“适应班”可以在暑期结束前,集中师资力量先“解决”一部分孩子的不良习惯,这样开学就轻松多了。
早教市场化能否“对接”待观察
根据要求,2013年无锡公办幼儿园将全面撤销苗班,0-3岁的早期教育完全进入市场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0-3岁的早期教育已经逐渐开始在锡城家长中受到重视,放开这个市场能丰富早教的多样性。但对多年来,一直以“苗班和幼教一体化”作为模式的无锡学前教育来说,能否走得更远、更好,能否很快地适应这个变化,一切还是有待观察的。目前幼儿园做出一些“微调”,相信也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