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志愿者宣武培智中心学校帮扶志愿行
2011年7月6日,学校放暑假前的最后一个周三,北京宣武培智中心学校门口一如既往地聚拢了几位长期固定在此进行志愿帮扶服务的安利志愿者。他们或并肩谈笑走来,或单车轻便而至,"红色志愿者制服"总会比孩子们下午上课铃声早出现十几分钟,他们静静地走进校园,在镜前审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然后走进各自负责的展能活动班……这已是他们至少第200次和孩子们共度午后的两小时展能活动课时间。
新兵老将,
与孩子共同成长
跟在几位安利志愿者身后,记者第一次走进了宣武培智中心学校。正是孩子们午睡后、上课前的光景,却没有太多的喧闹,走廊里满眼都是孩子们绘制的图画作品,连一些教室门口的老师排班表都是用漫画形式贴出的,充满了童趣。边走边看就到了办公室门口,正遇见安利志愿者殷玲泓向学校的孙主任介绍新来的伙伴,三个人商量着怎么分配工作,“那您就去计算机房协助老师教学吧,以后就这么固定了。”孙主任很高兴又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到了帮扶队伍。学校设置的几个展能班级分别都有了各自固定的志愿者,听殷玲泓说,自闭症学生是宣武培智中心学校里更加特殊的一部分孩子,被研究特殊教育的人形容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神情漠然,经常因为不会与人沟通等多种原因而情绪失控,有时还会攻击别人和残酷地自伤。为了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有效训练,让他们能够与他人正常交往,宣武培智中心学校积极尝试、探究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由于孩子的特殊性,一个老师很难照顾周全每一个孩子,因此,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每周三在展能活动课时间,辅助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展能活动课适应性训练。孩子们很认生,因此,需要固定的志愿者长期坚持服务。而殷玲泓正是已经在这里坚持了四五年的志愿“老将”,退休前一直是幼儿园教师的她感慨道:“这里的老师所付出的精力要比普通教师多十倍甚至百倍。我如果连这几个小时都坚持不了那可就说不过去了。”
深受触动,
耐心增倍爱更多
与记者第一次走进宣武培智中心学校的感受一样,“一下子看见这些智障的孩子,我内心触动很大!”殷玲泓说,“我觉得学校的环境非常好,老师们工作时都很认真投入,因为以前的职业习惯,我就很想进一步探究,这些不同于健康孩子的特殊学生是如何学习、生活的。”
虽然条件所致,不允许殷玲泓天天去学校,但至少在她每周三的助教服务的2个小时里,她协助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应对突发情况。殷玲泓说她通过几年的“偷师”已经学到了这里老师们的一些独特的教育方法,深切地感到教育这些特殊儿童和以前的幼教工作完全不同,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一个简单的指令,往往要重复数次智障孩子们才能明白。
几年来殷玲泓不放过任何能陪伴孩子们的机会,一起去看春天的花、看海洋馆游泳的鱼,每年“六一”联欢会上孩子们的表演都会让她感动落泪,殷玲泓回忆起来依然很激动:“这些智障的孩子排演的节目出人意料的精彩、生动,老师们真伟大,他们能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我为他们的进步和老师的付出而落泪。”
甘愿奉献,
协同配合重责任
记者跟随殷玲泓走进她参与助教的美工班,当班的李老师本身就是位残障人士又是专业学习绘画出身,她对待班里的孩子既严格又细心,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特殊而降低要求,李老师和殷玲泓经常互相配合,尤其是一些琐事殷玲泓更是能帮李老师处理到位,让她能有更多地精力教孩子画画,殷玲泓说,培育这些特殊儿童,学校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方式,老师也有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作为志愿者他们不能过多地“自由发挥”,而以配合协同为主,即便自己在育儿这个领域还算"熟门熟路",但相对以前接触的健康孩子要更加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帮扶”二字应该就是安利志愿者在此坚守的意义所在。就像今年“庆六一技能展示活动”时,几位听力有障碍的孩子表演的情景剧《请来帮帮我》“书包歪掉了,请来帮帮我;鞋带散开了,请来帮帮我,水瓶盖打不开,请来帮帮我……”面对这些说着“请来帮帮我”的孩子,他们的同学、老师和家长有谁不会伸出热情的手帮一帮他呢?
殷玲泓认为做“志愿者就应甘愿奉献不讲任何条件,有爱心和责任心还要发自内心地去为需要的人服务。”既然承诺了“帮帮他们”就要一帮到底,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