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活动的主体”这一思想是当今课改的指导思想,也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总则中第五条作了明确阐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强调儿童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教师必须要给孩子以自我发展的机会。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他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幼儿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皮亚杰也说过:“智慧在手指间跳动”。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幼儿实践、动手操作体验的状况,新《纲要》提出要赋予幼儿更多地自主活动、操作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它为理解和掌握概念和规律提供感性认识。因此,操作活动的目标要让幼儿明白。也就是说,要让幼儿知道操作的思考方向,养成边操作边思考的习惯。让幼儿生动手“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催生智慧。
晨间操作活动就是让幼儿在早晨入园和吃早点的这段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去操作,在操作材料的过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活动无疑是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魅力:宽松的游戏氛围、丰富的操作材料、自由结伴、自主探索、共享交流……
本园从上学期开始探索和研究晨间操作活动,经过半年的自我摸索,我们在晨间操作活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使得幼儿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1、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这一理念改变了教师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的组织、研究与指导,使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成为幼儿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晨间操作活动使孩子从教师的指挥棒下摆脱出来走向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在与材料的操作摆弄与客体的交往中,在兴趣、需要的动力支配下,不断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以满足需要,获得发展。
2、晨间操作活动,有助于孩子潜能的发展,因为宽松的氛围,多层次的材料…为孩子提供了发展潜能的机会,帮助孩子走向最近区发展。
3、《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晨间操作活动有利于幼儿个别化的发展,照顾到孩子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如认知发展速度、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使孩子得到有效的发展。
4、晨间操作活动所投放的材料,可谓丰富多彩,有教师自制的、有废品利用的、有半成品物品…内容涉及共同生活的、涉及探索世界方面的、有涉及表现表达的,可谓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晨间操作活动所特有的主动性,自由选择,相互交流,持续探索能促使孩子创造,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培养,可见晨间操作活动是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好途径,是幼儿园当前教育纲要精神与理念的具体体现。但在具体活动中却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是晨间操作活动的灵魂,孩子依靠材料为载体,在与材料互动与客体互动中发展,因此材料的提供能力很重要。而目前我园老师投放的操作材料少,易损坏,不能满足幼儿的选择需要,材料功能单一,无法对不同年龄幼儿起到一种暗示、启发的间接指导作用,无法促进不同幼儿在不同发展水平上的提高,。
(二)幼儿对操作兴趣不浓。愉快的情绪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会影响到幼儿其方方面面的发展,情绪直接调控幼儿的行为,促使幼儿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者不去做某种行为。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兴趣是一种情绪倾向,在人的认识和创造活动中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人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之后,大脑皮层出现兴奋优势中心,大脑细胞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感知、记忆、理解能力增强,从而使智力活动处于一种积极的,灵活的,稳定的最佳状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幼儿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情绪愉快,智力活动积极。我们在课题中所探索和研究的是通过开展操作活动,调动幼儿愉快的情绪,发展幼儿的个性,但我们在活动的过程去,没有看到多少愉快的情绪,幼儿在操作是不是很关注手里的操作材料,而是一种心不在焉的,对手里的东西没有兴趣。
(三)晨间活动材料对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和行为能产生不同的诱惑力。它可以引发幼儿进行活动的愿望与构想,产生相应的行为与活动,并能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开发利用材料,使幼儿主动作用与材料进行活动,是调动幼儿晨间活动的兴趣,强化晨间活动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园教师在材料的准备上教师的主观意愿太强。就观察各班教师给所投放的操作材料多是教师准备的,而且多数是成品材料,多数的材料都是没有目的的,教师多做的就是只是投放了一到两种材料。对幼儿起不到所谓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晨间操作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充分。时间太短,没有时间挖掘材料的多种玩法。晨间操作活动的时间是在幼儿入园到吃早点的时间内,在这段时间里幼儿是陆陆续续入园的,参与互动的幼儿比较的少。来早的小朋友可以多玩一会,来迟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去玩了,久而久之,玩的一直都在玩,没有玩的一次也没有玩过。空间利用不充分。
好的操作活动环境,也应注重空间的利用。一个好的活动环境,操作空间将是吸引幼儿参与的前提,所以,班级内的操作空间设置必定要合理,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空间,不能忽视一些可利用的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活动区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五)教师没有时间和幼儿一起操作,没有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早班教师入园以后要打水,收拾室内卫生,让入园的幼儿有一个好的环境,没有时间和幼儿一起操作。正常班的老师上班时间较晚,离开饭的时间较近,也没有太充裕的时间去引导幼儿。教师多采用放羊式的指导方式,对孩子的发现无暇顾之,使智慧的火花自然泯灭…
(六)幼儿的操作总是有头没尾。幼儿每每在操作到一半的时候要开早点了,教师就要把材料收起来,第二天的时候重新开始,没有新的开始。
二、解决对策
何使晨间操作活动真正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激发起幼儿愉快的心情,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期盼上幼儿园,让孩子真正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则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晨间操作活动这一实践模式,不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儿童观,对教师本身的教育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认为要在幼儿园开展好晨间操作活动教师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一)提供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操作材料
孩子的发展是其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提供良好的活动物质环境才能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即提供合理的时间、空间,提供不同层次的趣味性的活动材料等,以吸引不同孩子按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材料提供注意: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多功能性等,符合阶段目标、年龄特点。小班应该投锻炼手部肌肉,区分颜色、大小,等一些简单概念的材料。以及一些练习生活技能的自制的生活技能模拟板。让小班幼儿在拆拆装装中锻炼小手的同时练习生活技能。中班幼儿应该以投放具有探索意味的,有一定的生成空间的材料。大班幼儿应该投放趣味性强和知识性强的材料。
(二)提供最“优”材料,材料的投放应兼顾安全与耐用。
经过一学期的操作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操作材料都已经被幼儿毁坏,每一种材料的寿命最多只有一个月,月月教师都增加新的操作材料,但供幼儿选择的特别少,这就是因为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没有想到材料的耐用而只想到了材料的安全。建议在今后投放材料时多选择一些比较耐用的,比如在投放用卡纸制作的材料是,可以先把卡纸塑封一下,这样幼儿玩是不容易毁坏;中班幼儿可以投放一些木制的可以构建的或想拼图一样的,这样材料就有了连续性,幼儿的兴趣就有了延伸性。大班可以投放一些棋类,牌类的材料,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不应毁坏。
(三)培养幼儿晨间操作活动是的常规。
常规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晨间操作活动属自由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自由度很高,在高度的自由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晨间活动是也需要幼儿有一定的常规,虽然说晨间活动的时间是短暂的,我们目前所研究的是晨间的操作活动,操作就意味着幼儿要动手、动脑、所以这时就要要求幼儿小声的讨论交流,有目的去选择自己要玩的东西,不能三心二意,认真选择一种材料去操作,发现材料中的奥妙,生成新的玩法。要养成玩后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
(四)适时、适度地指导与评价。
在晨间操作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环境的创造者,材料的提供者与活动的支持者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度地指导,客观合理地组织评价才能帮助孩子主动探索,发现世界,主动改变自己的方式,超越现状,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不但要给孩子最近发展打好基础,更应挖掘幼儿的发展潜能。教育应培养孩子“会学习”即:敢想、敢问、敢做、能创新,具有一定的“学力”,使孩子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下一代,关注孩子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关注孩子探索精神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晨间操作活动既然是孩子主动探索的过程,是通过孩子主动对材料的摆弄实现教师预设目的的过程,则老师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将老师的问题变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意识去探究,则效果更好。在幼儿碰到瓶颈的时候轻声的提醒一下;在幼儿操作的兴头上不要去打断他的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幼儿兴趣缺缺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
(五)开发家长资源
我们开始创设晨间操作活动的时候,让家长们帮助我们搜集一些废旧材料,为此还得到了家长们的不理解。可是通过我们的给幼儿制作出好玩的玩具时,当家长们每天早晨看到孩子们冲向操作材料时。家长们才真正的了解了晨间操作活动的意义所在。很多的家长在看到我们这一活动后都说:“你们创设的这以活动,让我们的孩子都不睡懒觉了,每天的都想上幼儿园。真正能挖掘孩子们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孩子们在一起,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起玩得这么开心,孩子在这里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这正弥补了独生子女时常在家一个人独处的缺陷。”
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晨间操作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因此重视晨间操作活动,合理开展丰富的晨间操作活动,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深的发展。
走进童心世界,不仅仅是尊重、了解、理解幼儿,还应努力促进其发展。然而“养料”从哪里来,仅仅靠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汲取的那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是幼儿们对该教育活动内容不一定会充满兴趣;二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们动手参与的机会太少。这不免让他们觉得乏味,于是幼儿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这种途径便是晨间操作活动。因为晨间操作活动有着它优越的条件:
1、参与晨间操作活动幼儿完全是自愿的,幼儿可以自主行为,不受控制,没有被强制之感;
2、在晨间操作活动中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发挥和体现。
由此可见晨间操作活动已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必然所在。对中班的孩子来讲,对事物的兴趣显得极为重要。因为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知识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兴趣,兴趣能把幼儿的认知与行为统一起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我们的投放的“串珠子”操作材料,就很好的体现了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幼儿在这个活动中,在玩一玩,串一串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会按规律排序、区别长短、认识颜色,还能使幼儿的手、眼、脑得到更好的协调发展。再如:我们的“夹一夹,数一数”操作材料,孩子们在练习夹豆子的过程中,自然的就练习了分类、数数,以及认知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同时孩子的专注力得到了培养,小手肌肉群也得到了协调发展。
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对晨间操作活动往往是兴致很高,每次到活动结束时,仍有许多幼儿玩得乐此不疲,总是要求老师在玩一会儿,这就表明幼儿对晨间操作活动充满兴趣。当幼儿对某一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他们就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也就是吸取养料,而这种学是积极的学,主动的学,快乐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