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孩子绝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和自己的父母长辈生活在一起的,因此希望这群宝宝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0——3的指导人员首先应该从指导这些宝宝的看护人开始着手。
但是,由于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而大家知道农村的多数祖辈们和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之间在教育子女和文化水平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祖辈们觉得0——3岁的孩子首要的是让他们吃好,穿好,其他的事情无所谓,等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会自然而然的学会的,对于孩子是宠爱有加;而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基本上都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也都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了,对孩子的期望会比较的高,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会和自己的父母存在一些分歧,但是由于是自己的父母又能横加批评,因此,多数农村地区的宝宝们是处于这样一种矛盾的教育环境之中。作为指导人员的我们在认识到这些情况之后,应该认真的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看护人,进行不同的指导。
案例:越说越“溜”的庭逸
孩子的情况:
小庭逸是我的跟踪对象,我是在她19个月的时候开始接触这个孩子的,应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讲一些完整的语句里,而且也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了,但是小庭逸却不能,她的父母很着急,但是她的爷爷奶奶却说,这个孩子开口晚,像她爸爸,没关系的,等到了时候会讲的,祖辈和父辈之间的矛盾也就产生了。
我的分析:
经过我的了解得知,小庭逸家是4代同堂,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上班,小庭逸就由太奶奶看护,有时晚上也是和太奶奶一起睡觉的。但是太奶奶毕竟年龄大了,耳朵有些背,和小庭逸的交流不是很多,她主要是看好孩子,不让她有什么闪失就可以了,可能由于这个原因,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显得有些迟缓了。
采取的措施: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养护人进行指导了。首先是对小庭逸的父母,我和他们进行了交流,无论多忙,晚上睡觉最好还是跟他们睡,这样即可以增加一些亲子感情,而且还可以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增加她说的机会,而且每当孩子提出什么需要时,应该尽可能的让她讲出自己的愿望之后再满足她,比如她见到下班回家的妈妈,伸出手示意要妈妈抱,虽然妈妈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但是也不能马上满足她的要求,应以引导的口吻问她:“宝宝,想干什么呀?”以增加她口语锻炼的机会。与此同时我还为他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如何发展幼儿口语的文章,让他们多看看,并建议他们为孩子买一些故事的磁带、书籍等,有空时陪孩子听听、看看,这也是增加她锻炼的机会。
接着,我又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也进行了一次交流,跟他们讲一些有关孩子语言发展关键期的知识,使他们认识到错过这个机会之后,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同时也邀请他们来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类0——3的活动,希望通过横向的比较以及我们的讲座等,使他们对于孩子的发展有更大的关注,从而配合孩子的父母一起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对于整天一起相处的太奶奶,我则建议她在安全的基础上多带孩子四处走走,让她与临近的孩子多交流,不要过于的保护,把她整天关在家里,不与周围的人接触,这样孩子会更加的封闭,从而口语更加得不到发展。
取得的成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和孩子的父母都欣喜的发现,小庭逸比以前能说了,看到孩子的进步,我及时的与孩子的爷爷奶奶交流,他们也觉得我们的方法有效,渐渐地开始改变了以前的那种观念,对孩子也开始更加的注重引导了。
得到的启示:
可见,0——3岁孩子看护人的指导,与我们的教育是一样的,应该注重因人而异,分类指导。每个家庭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家庭结构等等都不一致,而每个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也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作为指导人员的我们,应该认真的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这样才会使我们的0——3岁指导工作达到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