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如何应对幼儿“回生”心理现象

2011-07-29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杭州师大幼儿园 小小班段孟卫珍 幼儿过假期或患病在家休息,重返幼儿园时,常常产生回生的心理现象。回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都

杭州师大幼儿园  小小班段——孟卫珍 
    
      幼儿过假期或患病在家休息,重返幼儿园时,常常产生“回生”的心理现象。“回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都给幼儿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也给教学带来障碍,更是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们苦恼。
 
案例描述:
我们小小班段这样的事例非常多,特别象以下一些孩子身上体现的较为频繁,如点点班的李佳玲、周凯,咚咚班的赵彦哲、唐李昊等,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在病后回到幼儿园,到了活动室门口总会有些迟疑,表情也会慢慢的变得很尴尬,而当细心的老师热情的上前招呼:“宝贝,好几天没来了,小朋友都想你了。。。。。。”本以为孩子在老师的招呼下会开心点,但往往接下来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一阵哭闹,有时爸爸妈妈们总会问老师为什么宝宝老是这样反反复复,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宝宝走出“回生”的心理困境?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回生”心理现象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小小班段教研组也就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希望能够找到缓解这一问题的途径。
 
一、首先我们要找到孩子产生“回生”的主要原因。
相对于成人而言,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明显弱得多,同伴之间的关系也不象成人稳固,容易淡化或忘却,因此孩子久别后重返幼儿园产生“回生”的心理现象是很自然的,即使是活泼大方、性格开朗的孩子也会有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焦虑,只是有的显露在外部,如大哭大闹的,而有的隐藏在内心。因此说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原因的,爸爸妈妈们老是问为什么,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来回答,作为老师也不能给予您满意的答复。
 
二、理解孩子在“回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反常行为。
孩子因“回生”表现出反常的、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行为,这是孩子心理的表现方式,也是孩子心理变化的必然结果。由于孩子缺乏理性和抑制力“无理取闹”成了他们通常的表现方式(常见的有无休止的哭闹、地上打滚等)。
 
三、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回生”的心理困境。
对于以上一些孩子出现的情况作为老师和爸爸妈妈们除了要耐心对待以外,其实也要给予孩子一些发泄的时间和空间,或许孩子发泄完了也就会很自然地回到集体当中。其实对于大哭大闹的孩子来说,心理上的压力比较好缓解,而对于那些隐藏在内心的孩子来说,我们才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孩子的许多哭闹是毫无理由的,但是我们在处理这样的情况一定不能轻易的满足孩子返家的念头,否则以后会更棘手。相信我们革命的硬道理“坚持就是胜利”!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