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对小班幼儿来说,区域活动尤为重要,因为他们仍处在明显的自我中心阶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刚刚开始的集体生活,因此区域活动更能满足他们的自主性。与此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把幼儿数学活动区的创设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数学区域活动和集体数学活动的结合,来达到促进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目的。
1、创设定时的数学区域活动,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游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角色扮演类游戏,而主动去数学区域游戏的幼儿较少。如何吸引幼儿参与数学区域活动呢?
我们的办法是, 每周抽出两个下午专门进行数学区域活动。在这两个下午,我们用各种有趣的材料和游戏吸引每个幼儿参与各种数学区域活动。比如,为了发展幼儿对图形的认知能力,我们提供各种积木的造型画;为了发展幼儿对模式的认知,我们有“小动物种花”游戏;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我们有“数物接龙”游戏;为了帮助幼儿比较数的大小,我们开展数字扑克游戏,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渐渐喜欢起数学区域活动,也体验到了数学游戏的乐趣。
2、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表现, 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水平
在进行定时的数学区域活动时, 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和表现,选择性地与幼儿互动。我们还设计了观察量表,内容包括参与活动的幼儿人数、幼儿参与活动的持续时间、幼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之间的对话、师幼之间的互动,等等。一段时间后,我们归纳和汇总这些观察记录,这样,每个幼儿都有了一个数学能力发展小档案。通过这些小档案, 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数概念发展轨迹, 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结合不同主题活动, 确定每周数学活动区的指导重点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关注如何把数学活动区与当前的主题活动相结合,使数学区域活动更自然地融入主题式课程,甚至成为课程的点睛之笔等问题。在课题进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班集体活动的时间相对较短,教师根本不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某个知识技能, 但是如果能把集体活动内容延伸到数学区域活动中去,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操作时间和进一步探索的机会。因此,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和每个班级的情况, 每周确定数学活动区的指导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例如,在“小动物”这个主题活动中, 我们把重点定在让幼儿根据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上。我们在数学活动区投放一系列材料, 其中包括集体活动中用到的“动物的花花衣”拼图, 以充分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 同时帮助幼儿发展分类能力。通过每周结合主题活动进行的有重点的指导,我们基本可以保证每个幼儿接触数学学习的各方面内容。而对某种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好的幼儿, 我们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4、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创设层次丰富的数学活动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幼儿的数概念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投放不同的材料,创设一个有着丰富层次的数学活动区。通过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教师可以帮助发展较慢的幼儿进一步学习某些知识技能,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而对于已经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幼儿,教师也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满足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以模式游戏为例。通过“做冰棍”的集体活动,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已经掌握“ABAB”的模式。因此, 当这些幼儿选择“种花”游戏时,我们就鼓励他们挑选那些“AB-CABC”或“ABBABB”模式的卡片进行游戏;对于在集体活动中还不能掌握和理解“ABAB”模式的幼儿,我们在“种花”游戏区要求他们再次尝试“ABAB”的模式, 帮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