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大班幼儿自主开展制作活动初探

2011-07-0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而自主制作就是在制作活动

  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而自主制作就是在制作活动中体现了制作者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制作活动中实践中,我注重的是制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制作的过程,更加忽略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这学期,我尝试引导大班幼儿自主开展制作活动,包括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情景的创设上、制作的方法上,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帮助幼儿正确选择、组合材料是开展自主制作活动的基础。
 
在制作活动中主体是幼儿,而大班幼儿又有自主选材的能力,因此要保证幼儿在选择制作材料上的自由度,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选择。如果我们忽视了幼儿对材料的自主选择,就极其容易影响制作材料的功能拓展,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制作内容的延伸。在实践中,我观察了解到,多数大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喜爱新鲜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材料,特别是一些可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材料。除了常见的瓶瓶罐罐以外,那些平时容易被成人忽视的废旧物品也可以成为孩子开展活动的好材料,比如:鲜花包装纸、衣物标签牌、蔬菜壳和核等等,都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惊喜。所以要培养孩子有发现制作材料的敏感度,教师自己先要善于发现,善于寻找制作材料。
另外,大班幼儿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寻找制作材料,不再受成人的支配。比如,以成人的观点认为制作某些内容可能需要哪些材料,但孩子往往会挑选意想不到的材料开展制作,尽管有些材料在使用后发觉没有达到自己设想的效果,但孩子在自主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
 
对于制作材料,幼儿先要了解材料的性质,然后来实现自己的制作目的。因此,我把选择材料的自主权让给了幼儿,让他们自己去权衡哪种材料更加适合于制作内容。比如,城市建筑往往是幼儿观察较多并喜欢制作的内容,孩子们经过讨论后觉得那些大大小小的盒子比较适合制作楼房,于是他们选择了各种形状的盒子进行制作,有方的、有圆的、有三角形的,他们根据盒子的不同形状来制作各种各样的房子。其实,制作材料的运用是变化无穷的。大班幼儿更加喜欢在制作活动中把不同的材料进行组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孩子往往在组合材料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材料之间的比例或者材料属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在组合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材料选择的不恰当。比如:一位小朋友在搜寻材料制作动物时,选择了花露水瓶和木签,他告诉我,瓶子做长颈鹿的脖子和身体,木签做长颈鹿的腿脚,听上去似乎比较合理,但在制作的过程中,这位孩子发现,由于材料属性差别太大,而无法组合。随着求助的呼声越来越多,我觉得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组合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我提醒孩子在选择材料之前先自我思考哪些材料可以成为“好朋友”,把它记录下来,再与制作的同伴商量一下是否可行,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再动手。当然,有些材料的组合是否合理、是否正确需要孩子有一个先失败再成功的过程,这时,老师的鼓励和不厌其烦就显得必不可少!因为孩子尝试的过程就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二、各种形式的开放活动是幼儿开展自主制作活动的有效途径。
 
我们并不是把制作活动看成是一个与其它活动分裂的活动,或者单单为了做成什么而去制作。在二期课改的精神领悟下,我深知,制作活动与其它活动应融为一体。在与课程接轨的基础上,从原来的由教师规定主题和内容,发展到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尊重幼儿的需要,适时的调整制作的主题设置,教师和幼儿一起诱导和商讨制作的主题,共同收集、共同讨论“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好。”在讨论中敏捷地捕捉幼儿的兴趣指向,找到信息中蕴涵的教育契机。使每一个制作的主题尽可能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都是他们感兴趣的,都是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上所产生的,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游戏的场地、材料、时间,都采用了开放式的方法,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当主人。把幼儿的选择尽可能的转化为他们的需要。
在区角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制作角,只要是非集体活动,游戏、课间、饭后,幼儿都可以自由进入制作区,并且他们自己决定制作内容以及所需要的制作材料。比如在“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相关的区角活动中,幼儿自己拟订制作内容:“我们的房子”,然后他们自主选择制作所需要的人次以及具体负责收集相关的材料。经过几天的酝酿后,有的幼儿带来了房子的图片,有的幼儿带来了房子的模型,还有的幼儿带来了各种适用于制作的大大小小的盒子。活动中我只示范了“开窗”和“剪阳台”的技能,其它的制作过程都由孩子自主完成。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对城市的房子、小区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幼儿爱自己城市的情感。由于制作内容是孩子自主制定和自主实施的,所以整个过程的介入非常自然。
 
又比如在认识时间的活动中,无意间有个孩子说了一句:“我想自己做个钟。”马上其他的孩子也呼应了起来。这样,制作钟表就成了这个活动的延续。而且,孩子们在自发的活动中边做边玩,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兴趣需要,还让大班的孩子熟悉了整点和半点,进一步为入小学做准备。
 
在生成活动中孩子们也自主开展了许多制作内容,比如在“过新年”的生成活动中,孩子们自主制作新年吊饰、在“开心一刻”的主题活动中自主制作开心不倒娃等。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有经验的内容更愿意尝试制作,因此,在内容上、形式上、材料的选择上、经验的迁移和再创造上,更加能够体现出孩子的自主性。
 
又如在“有趣的成语故事”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制作内容、制作同伴和制作材料。并把将要进行的制作步骤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自己和同伴一看就明白。有了“计划书”,孩子们不但明确了自己要干什么,还知道了自己该怎样和同伴合作完成制作内容。孩子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制作的意图更加清晰了,制作的步骤更加明确了。这样使得制作活动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了,也为制作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三、开放式的指导方法促进幼儿自主制作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制作活动中我采用开放式的指导方法,针对不同幼儿采取不同指导方法,使幼儿获得充分发展。在指导中,我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的原则。即尊重幼儿的思想,不是我说什么,孩子就必须想什么,孩子有自己的设计、制作思路,我们必须尊重他,有时有可能和自己的预计目标相差甚远,但也不能打扰幼儿的活动,更不应强迫幼儿停止,而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
 
2、启发的原则。教师的指导对幼儿应有启发作用。在活动中,我常采用“你是怎么想的?”“你想把它做成什么?”等开放的启发式提问,耐心引导幼儿寻找制作的最佳方法和答案,幼儿不会时,则教给相应技能,幼儿会时教师即时退后。例如在纸盘装饰的活动中,我先启发提问:纸盘形状像什么?你想怎么打扮它?它可以变成什么?孩子们经过思考后便有了自己的制作想法。这时我就即时后退,观察幼儿在实践中寻求最佳答案。活动后,我则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总结,阐述自己的发现和制作方法。并且对孩子们的制作结果不做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继续探索的空间,我不代替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探索、判断、思考。
 
3、赏识的原则。即对幼儿经常给予由衷的赞赏。在指导幼儿活动时,我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和发现。投以幼儿赞赏的目光,用欣赏的口吻夸奖孩子,激励幼儿更积极地投入活动。比如在用瓶子制作的活动中,孩子们不管是用瓶子做成的小老鼠、小姑娘、稻草人还是滑稽人,这些创意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不管是用稻草做成的头发,还是用餐巾纸做成的衣服、或是用笔杆做成的手臂,成人也都不会想到的。所以说我们应该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并向他们学习。
 
由于对于制作的场地、材料、时间,都采用了开放式的方法,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当主人,使幼儿有尽可能的选择自由度,尽可能的转化为幼儿的需要。
总之,不管采用任何指导方法和途径,只要能够达到自主发展的效果,促进大班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就应该大胆尝试和实践。同时,也让制作活动真正成为孩子自己喜爱的活动。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