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情”

2011-07-07 来源:杭州师大幼儿园 作者: 孟卫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引言:我们小班段教研组在本月的教研活动中,就孩子们平常在区域活动中的一些表现做了简单的交流,虽然大家谈得都是一些琐碎的事

 
引言:
我们小班段教研组在本月的教研活动中,就孩子们平常在区域活动中的一些表现做了简单的交流,虽然大家谈得都是一些琐碎的事,但从中我们却得出了许多的感慨。在以下的一些活动场景中,相信大家都能在记忆的脑海中回忆起自己在教学中也曾有过,或许你会说“是的,我们也是这样的”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更好的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
 
对于小班孩子而言,他们期望得到表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发现当小朋友把区域材料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的材料捡起来” ?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而且小班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旁不断地给予肯定或鼓励,提高自主操作的信心。孩子们盖了一半房子就无心再盖时,在老师的一句话“你真棒,只差屋顶了”,感觉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于是信心倍增,在我们接下来的不断鼓励下,终于独立完成了操作活动。老师敏感地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进而促进幼儿愉快主动的活动。
 
1.灵活运用支持性语言,使鼓励妙在其中。
支持性语言中对幼儿产生最大作用的就是鼓励性语言。鼓励性语言有显性的,有隐性的,也有自然性的。我们经常连续性地运用显性的鼓励性语言,如“好棒”“能干”等会给人一种表扬太多的感觉,可能产生“过滥”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时运用一些自然性的鼓励,如“这是我们值得借用的好办法!”“这一点我没有想到,你却想到了!”这些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引导幼儿再次探索。同时我们也应因人而异地鼓励。如对于各方面发展都好的幼儿,老师想以他树立榜样而常给与表扬,那么可用自然的、隐性的语言,以防鼓励失去作用。对于闪光点难得一现的幼儿,老师要用显性的语言来激励他不断进步,以防他因感觉不到老师的赞赏而自暴自弃。最重要的是老师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幸福,能主动用拍手、喊一声“耶”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幸福感受,相信我们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会深入地感染幼儿,此时的老师在幼儿面前就是幸福者的化身,使师生的情感达到了共鸣,它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孩子建构的积极性和情感的满足感。
 
2.适当适度地运用支持性语言,使鼓励恰到好处
我们的鼓励和赏识有时候是小班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但是鼓励性语言要适度。并不是说对幼儿的所有好行为只能进行少量次表扬。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引导、纠正才能完成。但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评价能力,老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会成为幼儿自我评价的依据,老师一味地鼓励幼儿会减弱鼓励的效用。如小班幼儿在观察西瓜时,不少幼儿发现了西瓜是圆的,老师对每位幼儿都做了回应(运用了诸如“对”“真好”“很好”“真棒”等鼓励性语言)。正是由于老师这样的回应,才促使幼儿继续重复地讲着别人的发现(西瓜是圆的。)但是对于个别幼儿而言,他就体会不到自己因积极观察所获得的发现而被鼓励的喜悦,反而觉得老师的鼓励没有什么,从而丧失了继续观察探索的积极性。因此,鼓励性语言也应运用适度。在培养幼儿养成一个良好行为的初期,表扬应及时、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开表扬的间隔,直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小班幼儿刚开始,没有进区之前脱鞋子的习惯,虽然老师已经多次要求他们在进区之前要把鞋子脱下摆放整齐,还是有许多幼儿就把鞋子随便一放或不脱鞋子就进区了。这时我们对做得好的幼儿不仅应及时表扬,而且要接连几次都加以观察,提醒幼儿,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多次以后,幼儿便会重视这种行为,以后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不需要再进行表扬了。
 
3.注意支持性语言的艺术性,使鼓励锦上添花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的语言是非常精练的、而且是生动形象的,让孩子能够理解的,有时教师口吻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情绪,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教师的口吻、语速应该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突出直观性、趣味性。这时就要求我们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小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老师大声喊:“不要讲话了,别讲话。”可根本没有孩子理你。想让孩子轻轻说话,我就说:“小嘴巴拉链?”孩子们自觉地异口同声:“zi”表示拉链拉上了。这样一来,教育效果就好多了。区域活动结束后,建筑区的材料堆得满地都是,应让孩子主动地参与整理。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为了明天能继续工作,我们一起把材料收好吧!万一晚上下雨淋到就不好啦!”于是孩子们高兴地收着材料,再也不是老师一个人手忙脚乱地收拾材料了。小班幼儿注意力易转移,易模仿,因此老师应注意指导个别幼儿的音量,尽量不影响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尽量不打扰幼儿的自然行为过程,要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信我们通过灵活、适度地运用支持性语言,支持小班幼儿的区域活动中,促使幼儿主动建构。同时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凝视、倾听,给幼儿以鼓励、肯定、激励、接纳,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敢说、敢想、敢做。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