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教师必须全面地确定数学课的教学目的。
简单的说,幼儿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态度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在每次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全面落实。如果对数学教学的目标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把教会幼儿有关的知识作为主要目标;把幼儿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衡量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这样只会出现“填鸭式“的灌输,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就降低了幼儿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效果。
其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途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故事让幼儿形成数的概念。
幼儿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激发儿童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内容的要求,我讲了一些既有趣味性又符合知识要求的小故事。如:小班学数字“4”。我讲了《4的故事》:小白兔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认什么字呢?”兔妈妈拿起一张写有“4”的卡片,说:“教你认‘4’,1、2、3、4的4”。小白兔看了看卡片,说:“妈妈,我会认4了。”兔妈妈说:“你去找一找4的朋友吧!”小白兔走呀走,遇到一张桌子。桌子问:“小白兔,到哪儿去?”“我去找4的朋友。”“我就是呀,你数一数我的腿吧!”小白兔钻到桌下数起来:“1、2、3、4,你有4条腿,对,你是4的朋友。”讲到这里,我开始问:谁还是4的朋友?小朋友很自然地就回答出:椅子、床、小狗、小兔……4条腿,都是4的朋友。这样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2.采用直观式教学,提供足够的教具、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
数是抽象、概括的。幼儿处在直觉行动思维阶段,逻辑思维能力差,他们只有在摆弄物体时,才能很好地进行思维。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教具外,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比如学5的分成时,我准备了红、绿、蓝小圆片、火柴棒、钮扣等多种材料,每人分给他们五个,再让他们分两份,看有几种分法。然后,我让小朋友分别回答他是怎样分的,根据回答按递增关系列出,根据互换列出。随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表扬,其他幼儿的兴趣也提高了,争着回答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
3.把数学教学融于游戏中去,让幼儿在玩中学。
爱活动、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游戏。比如:学习单双数时,我让10个小朋友排好队,并给他们编上号,让他们单号或双号出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我请10个小朋友表演乘车,上去几个人,车下还剩几个人,合起来一共几个人;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和找相邻数,我就让他们玩扑克牌。实践证明,幼儿对这种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总之,只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一定能够自觉地、毫无负担地、积极地接受知识。这样,既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