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起适宜有效的规则,并让儿童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呢?下面就此问题浅淡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
区域活动既是儿童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同时也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应该是由教师和儿童来共同完成,偏废某一方都是不妥的。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师幼共同制订活动规则的三种有效方法:
1、在讨论中共同商讨
讨论往往是围绕在区域活动中所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展开的,这种“问题”一般是会影响到该活动正常进行,又是儿童无法自行解决的。讨论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如,有些区域因人数较多,而发生了儿童争抢玩具、学具现象;有的儿童在活动中无故中途退出而导致活动无法继续进行……诸如此类情况,教师便可以及时组织儿童就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儿童明白,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将会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共同商讨相应的活动规则。如有一次,我们在语言区域投放了一台录音机(带麦克风,儿童可跟着讲故事),由于是新玩具,儿童一到区域活动时间就争着往语言区跑。可是一台录音机能满足几个儿童参与的愿望呢?拿到的喜气洋洋,拿不到的则垂头丧气;胆大的与之争抢,胆小的细语相求。本应是安静的区域一下子热闹无比,区域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了。怎么办呢?望着儿童求救的目光,我把他们都召集在了一起。“大家都很喜欢录音机吧?”小朋友都用劲地点点头,“可是你们这样抢来抢去的,大家都玩不成呀!而且这样,录音机也很容易坏掉,坏了就没得玩了。”小朋友们都低下了头,“那怎么办呢?”“不能抢!”“大家一起玩。”“那怎么一起玩呢?”看到小朋友已初步达成共识,我又抛出了问题。“我们轮流玩吧。”“嗯,一人讲一次。”“没轮到的坐在位子上当听众,不能上来。”“一个人不能用很久,要不别人就不能用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一下子,活动规则就出来了,大家又开开心心地玩了。
采用这种方法制订的区域活动规则,由于是儿童亲自参与制订的,又是他们活动的需要,因而,儿童都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2、在试误中逐步形成
有时儿童在活动中遇到有关活动规则方面的问题,教师不应急着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儿童,可以让儿童在试误中逐渐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如在玩沙活动中,儿童玩得很尽兴,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作品呈现,为什么呢?当我请儿童动脑筋思考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收拾玩具时,我们自己踩坏了。”“别人把我的踩坏了。”“我挖了一个洞,可一会它自己塌了。”“我在印飞机时,边印边退,不小心自己踩坏了。”……“那怎么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时候你们再来告诉老师好吗?”以后每次玩之前,我都会特别提醒儿童一下。玩过多次后,儿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我:“玩时小心一些,就不会弄坏别人的了。”“建的时候要建牢固些,就不会坏了。”“收拾玩具时,从沙地旁边走就不会踩坏了。”“在沙池中建一条路让小朋友走,就不会踩坏别人的了。”“不要太多人挤在一起玩,就不会弄坏拼的玩具了。”……在大家的建议下,小朋友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爱护劳动成果的规则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采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活动规则,不仅能让儿童深刻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儿童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儿童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前明确规定。
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要求儿童在活动是务必要遵守的,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在活动前就明确提出来。例如,玩水区是儿童最爱玩的一个区,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3岁的儿童来说,玩过后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个满头满脸的水,一片湿漉漉的地……也许儿童玩得很尽兴,但身体却受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向儿童说明活动要求:玩水时不将水泼到别人身上,尽量不弄湿地板……
活动规则,是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儿童的区域活动是在动态是进行的,因而儿童在活动中还常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而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准则加以规范。所以,区域活动规则往往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