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自信的人更能获得成功,更容易得到幸福。然而在现代教育中,由于过去只注重智力开展,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代的孩子尤其是中小班的儿童较胆小、懦弱,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就拿我班汪晓秋儿童来说吧,她胆小害羞,依赖性强,每次老师让作画和数学课做一些练习题时,她就会哭泣:“老师,教教我,我不会。”“老师,我肚子痛。”及至父母送她来园时她就产生不愿上学的情绪,追其原因,是怕作业不会做。
新纲要中明显指出:“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鼓励并指导儿童自理、自立的尝试”。为了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让儿童快乐地上学,在平时的谈话、观察和探索中,我找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1、鼓励儿童施展才能,培养自信心
鼓励是孩子获得自信的主要途径,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维生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在一日活动中我首先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宽广的活动区域,保证活动时间,让儿童按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挖掘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其次,设计的活动应是儿童接受、力所能及的活动,且对活动的指导恰如其分,让儿童在活动中积累成功的经验,一有进步,给予表扬,碰到困难,给予鼓励,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如汪晓秋儿童画不好时,我鼓励说:“你能画好的,再画一遍怎样?”有时还会手把手地帮她,让她有一些作品的成功感。一段时间下来,她畏难的情绪逐渐减少了。
2、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
新纲要指出:评价是促进每一个儿童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儿童、家长
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与支持的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儿童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在每次美术作业后,我总让儿童进行相互欣赏、自我评价。如:我会说:“你觉得谁的画最好,你的画进步了吗?”儿童会说:“我觉得我的画很棒。”“今天我很聪明,数学作业难不倒我。”同时儿童对教师的意见特别重视,往往老师的看法会成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在评价时会因人而异去爱每一个孩子,肯定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多地在集体面前去积极评价儿童,使其产生自豪感、荣誉感。
3、开展系列活动,建立自信心
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是儿童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为此,我班设计了“夸一夸”“帮一帮”的活动。利用每天谈话活动,让儿童讨论,夸夸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优点,采用教师夸、同伴夸、自己夸的形式对儿童进行积极的评价,许多儿童能在同伴的夸奖声中露出自信的微笑。对一些自信较弱的、性格内向的、遇到困难就退缩的儿童给予帮助和引导。如在操作活动时,有的儿童拿着操作工具说:“……我不会。”我就会不厌其烦地向他重复操作方法,并把着他的手操作第一步,增强了他重试新活动、向自我挑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