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以全方位,多渠道的资源支持儿童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多样化、综合性,要注意采用多元表现手法,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和废旧物来建构主题墙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以主题形式呈现教育内容的新教材使用过程中,通过创设和利用与主题活动相呼应的主题环境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主题墙是主题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墙面来展示主题活动的进程,将墙面与主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环境与课程巧妙地加以整合,我园教师在主题墙的创设和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有意义的操作原则和实践策略。下面结合案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园主题墙的创设。
一、主题墙创设的原则
(一)主题性原则。
主题墙作为主题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内容首先要紧扣主题,突出主题,这样才能加深儿童对主题活动的印象,实现主题教育的目标。
(二)层次性原则。
主题活动的展开与维持一般都有内在的逻辑性,都有一定的线索和网络。主题墙要做到与主题活动相互呼应、相互支持,就要有一系列的逐层递进的丰富内容。无论是通过几小块墙面反映一个主题,还是通过一整块墙面表现一个主题,都要遵循“层次性”这个原则。
(三)互动性原则。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主题墙创设也不例外。师生互动越积极有效,主题设置也会越生动有趣。在我园五十周年园庆的日子,我园各班都围绕园庆创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墙。有的班老师用真情和关爱打动孩子们,启发他们围绕“幼儿妈妈要过五十岁生日了,我们送什么礼物给她?”这一问题自由表达,老师则以平行谈话的方式参与其中,告知儿童自己的想法,拓宽孩子的思路,鼓励儿童剪、贴,涂、画,为幼儿制作生日礼物,粘贴到活动室低矮的墙面组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等版块;在教师有效地启发与引导下,儿童主动参与,师生积极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题墙上儿童的作品虽然很稚嫩,但其中散发的对幼儿、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是纯洁而又真挚的。
(四)开放性原则。省编教材为我们保留了一定的生成课程的空间。那么,在预设课程之余,儿童的兴趣点可能就是生成性主题活动及主题墙内容的切入点,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主题墙对儿童来说,永远是开放的。我园大五班儿童对班级组织的“家园同乐运动会”很感兴趣,参与积极性很高,老师就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生成了主题活动“我爱运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儿童自主的主题墙创设活动。
这里的开放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指主题墙有限,但主题内容的延伸是开放的、无限的。当前主题墙的内容有可能就是下一个主题内容的序曲。比如大六班的“动物”主题墙由“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和动物的故事”及“救救小动物”等内容组成,部分孩子又对“救救小动物”这一块内容涉及到的某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感兴趣了,集体探索的目标一旦锁定某一动物,下一个主题墙内容也就同步来表现这一动物。孩子与环境的开放式互动,使主题墙上的版块内容不断伸展、分支和丰富。
二、主题墙创设的策略
(一)充分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
1、以新颖有趣的形式吸引儿童主动参与。
儿童是环境的主人。创设主题墙应让儿童多参与、高参与,应让主题墙的设置过程成为儿童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如我园大二班老师在引领孩子创设“少数民族”主题墙时是这样让孩子全程参与、自主体验的:她们从幼儿资料室借来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用具,让班上的孩子穿上好看的民族服装,品尝好吃的民族食品,参与好玩的民族游戏,感受民族风味,体验民俗风情,老师们将孩子们体验的过程一一拍下来,贴在主题墙上,作为孩子们有益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儿童积极参与,兴趣浓厚,主动接受形式多样的刺激,不断丰富感性认识。对着主题墙上自己扮演的民族娃娃,儿童兴奋地与同伴,与家长交流感受、分享快乐,身心极其愉悦。
2、设置能引发儿童情感参与的版块内容。
儿童情感的深层次参与是使主题墙活起来的关键。要让主题墙会说话,就要有能反映儿童心声的内容。所以在创设主题墙时,要巧妙设置能引发儿童情感参与的版块内容。
(二)整合使用资源。
l、采用多元化表现手法。
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以全方位,多渠道的资源支持儿童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多样化、综合性,要注意采用多元表现手法,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和废旧物来建构主题墙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2、发动家长参与。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了丰富和拓展主题墙的内容,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非常重要。我园教师主动将主题活动的总体构思告知家长,让家长跟自己的孩子一起搜集、创作,帮助儿童记录;请家长提供照片等等。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幼儿,家庭联合所带来的教育效应。
总之,创设主题墙是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让儿童通过主题墙来分享经验,表达情感,体会快乐、发展能力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为之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安徽省政府机关幼儿 刘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