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潞城镇中心幼儿 王文清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爱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天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1925年)一书中谈到儿童心理时,将儿童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一点便是“小孩子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工作,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幼儿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进行的学习活动。游戏的价值在于儿童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儿童发展的价值;教学的价值则在于将儿童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它具有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它们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儿童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
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特别是绘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儿童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象不象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儿童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差、绘画技能临摹水平低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孩子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绘画的兴趣被磨灭了,陷入了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得不好,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怪圈中。然而,如果我们能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绘画规律,把孩子的绘画过程看作是游戏的过程,情况就大相庭径了。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儿童的主导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绘画”的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一:儿童画画的动机之一是人类本能的驱动。儿童正是在握笔涂画的游戏中获得了“动作”和“痕迹”的刺激所产生的愉快。也就是说,画画对于孩子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游戏。
观点二:游戏是儿童绘画过程中创造性表现的需要,儿童创造性表现的内部心理因素之一是愿望,可以说,在儿童绘画过程中,这种愿望就是游戏。
观点三;用画来做陈述事物的游戏是儿童绘画的出发点。儿童作画时,往往边画边发出模仿事物的声音。如画战争场面时,便发出坦克、大炮的轰鸣声,其笔道沿着炮膛“出发”,“打”到敌方的物体上发生爆炸,口中发出爆炸轰响……他们没有在意坦克的结构是否合理,部件是否准确,飞行中的炮弹是否能看清楚。他们入迷地画——如同“摆家家”一般地进入角色。可见儿童绘画的出发点是用作陈述事物的游戏,而不是着意表现客观对象。
观点四:儿童画画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1岁的儿童.就能拿起彩笔乱涂乱画,感到新奇和快乐。彩笔和玩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他们从不考虑有没有掌握技法和表现能力,面起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计划性,不计较画面的效果。不论画成什么样子,自己感觉都十分良好。
在国外,美国幼教界也非常重视儿童绘画游戏化心理,认为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日本选择绘画内容也很注重儿童绘画要体现其游戏与生活,从而引发儿童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我也开始了让儿童在游戏中学绘画的实践,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绘画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一。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儿童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儿童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针对小班儿童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设计“让小兔走在草地上”——画小草、“小熊吹泡泡”——画圆圈、“小蜗牛的家”——画螺旋线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小圆糖”、“画葫芦”等等。
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儿童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如在涂色练习中,为了让儿童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让儿童来拖地:“一定要一点一点都拖到,这样才能露出漂亮的地板来”,对于儿童在涂色中空隙,我会提醒他:“这儿还有灰尘,快拖干净”……儿童操作完后会十分兴奋地说:“我看到美丽的地板了!”这时,儿童感受到的是一种游戏的快乐,而丝毫没有感觉到涂色练习的枯燥感。
二。创造具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环境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