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镜头一:
师:(教师出示已折好的大象)今天我们来折大象,你们喜欢吗?
幼:喜欢。
师:请小朋友每人取一张正方形的纸跟老师学折大象。(每个孩子都按老师的要求拿了相同的纸)
师:跟老师一起将正方形对折,你们折好了吗?
幼:折好了(教师巡视一下儿童折纸情况,又继续。)。
师:再把正方形的边向中线对折,折好了吗……
镜头二:
A儿童很快跟着老师折好了大象,开始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老师走过来对A儿童说:你真棒!折得真不错!之后就去指导其他儿童。
B儿童跟着老师折到大象鼻子时,试了几次也未成功,便请求老师:我不会折大象鼻子。老师走近他说:你再试试。儿童无可奈何又去试了几次,结果仍未成功,索性请另一儿童帮折。
C儿童拿着原封不动的纸大声说:老师,我不会折,你帮我折。老师边讲边帮他折了一只大象。
从以上两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教育目标似乎得到了落实,也似乎让儿童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和本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儿童越来越依赖于教师而懒于自己思索,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是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训练,而轻视儿童的主体意识,学习兴趣,及儿童自我学习能力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的提高和培养。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是否是越来越热爱学习,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是否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和相互尊重。折纸活动是儿童非常感兴趣的活动,那怎样才能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折纸活动,并得到有效的发展呢?
首先,“授之以渔”。
通过镜头一,我们发现在以往的折纸活动中,通常采取教师示范,儿童跟着学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重视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而忽视儿童能力的培养。《纲要》中指出,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最根本的能力则是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折纸活动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我们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小班儿童的思维依靠行动,带有直觉行动性,而且随意性很强,教师可让孩子自由折,以满足孩子的需要。
*中班儿童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但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可尝试让儿童学习看步骤示意图折纸。
*大班儿童处于抽象思维萌芽阶段,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可渐渐引导儿童从看步骤示意图过渡到图示示意图。
通过这些活动,教给孩子一些折纸必须的本领,儿童可以轻松掌握又可以举一反三,帮助儿童把智力技能与掌握的符号结合起来,在头脑中进行转换,通过技能整合而变成自己的折纸能力和技巧,其效果远远胜于模仿来的技巧。
其次,“分层指导”。
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折纸活动中的表现也各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及时地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得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予适时的帮助。如案例中A儿童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教师应从不断创新的高度予以启迪,促使其再创新。如启发儿童:你试试,能变成其它的物体吗?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儿童还能把大象变成了天鹅、小鸟等,此时,教师对于儿童的创造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引导儿童把自己的折纸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中大班儿童可以尝试制作“我的折纸步骤示意图或图示示意图”,这样有利于儿童的主动学习,同时也让儿童获得极大的成功感。当儿童停滞不前,原地踏步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如案例中B、C儿童,可再次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图示的异同和特征,逐渐完成作品。
再次,“交流提高”。
在折纸活动中应注重儿童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孩子可以从同伴那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会发现和重新认识同伴的许多长处和价值;通过交流可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综合、丰富和充实,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儿童的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构建新观点。在折纸活动中出现茫然的儿童,教师要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可引导会折的儿童去帮助他们;对有独特创意的儿童可引导互相交流学习对方的经验,让别人接纳、赞许自己的经验,孩子们也能充分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与满足感。